兄弟们,11月12号晚上,刚看完全运会男篮决赛的热闹,中国篮协就扔出了个大消息——世预赛19人集训名单正式官宣。距离11月28号主场对阵韩国的首战只剩16天,郭士强指导这盘棋,算是彻底摆到了球迷面前。

集训从11月14日开始,到11月27日结束,满打满算就14天时间,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备战11月28日主场对韩国、12月1日客场对韩国的两场世预赛。之后第二比赛周期,还要客场打日本和中国台北;明年7月3号和6号,主场再碰这两个对手。所以这次集训的19个人,就是冲击世预赛小组出线的核心班底。

名单里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周琦、赵睿、曾凡博、雷蒙、廖三宁、张宁、王岚嵚、张镇麟、刘礼嘉、蒋浩然、程帅澎、胡金秋、朱俊龙、高诗岩、胡明轩、焦泊乔、李祥波、赵嘉义、余嘉豪。对比亚洲杯那支拿亚军的12人阵容,变动不算大,核心球员基本都留着,像高诗岩、赵睿、胡明轩这些主力一个没少。

最大的变化,是几个老熟人的回归。之前因为伤病退出集训的周琦、张镇麟、焦泊乔、曾凡博,这次全回来了。尤其是周琦,作为首钢内线的绝对核心,他的回归直接补上了亚洲杯期间内线的短板。还有张宁,上次亚洲杯最后时刻落选12人名单,这次总算又拿到了机会,他最近在联赛里的表现确实够硬,有资格争一个名额。

当然有回归就有缺席,最受关注的就是旅美球员的集体缺位。在NBA开拓者队的杨瀚森,打NCAA的王俊杰,还有赵维伦,这次都没被征召。这其实不难理解,郭士强指导在之前的采访里就说过,男篮要跟世界篮球接轨,但现阶段让留洋球员安心在国外打球更重要。
名单一出来,争议声立马就起来了,主要集中在三个人身上——徐杰、王睿泽和刘礼嘉。

先说说徐杰落选的事。很多球迷替他可惜,觉得他最近状态正佳,没理由进不了集训名单。但仔细想想,郭士强不招他,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身高问题,国际赛场的对抗比CBA强太多,徐杰1米78的身高在后卫线确实吃亏,郭士强要的是攻守平衡,这点在之前的采访里他也明确提过。另一方面,前段时间徐杰的个人负面消息,可能也让篮协有所顾虑,国家队选人从来都不光看实力,品行也是重要考量。

再看王睿泽,这位被球迷称为“完美3D”的球员落选,确实有点意外。他的三分和防守都是国家队需要的,但可能还是输在了位置竞争上。锋线上有曾凡博、张镇麟、朱俊龙,这三个人的磨合和经验都比他强,14天的短集训,郭士强肯定优先用熟不用生。

争议最大的是刘礼嘉和蒋浩然的入选,不少球迷质疑“他们凭啥能上”。刘礼嘉是上海队的年轻球员,这次是第一次进国家队,郭士强招他,大概率是想借集训机会考察新人,为未来储备人才。蒋浩然虽然是第二次入选,但位置不算稳,他更多是作为内线的陪练,帮周琦、余嘉豪找对抗感觉。毕竟19人名单里,真正能竞争12人席位的,也就周琦、曾凡博、张镇麟、张宁这几个,其他人大概率是集训结束就离队。

还有个细节值得注意,余嘉豪刚被俱乐部召回去没多久,这次又被国家队征调过来,会不会影响他的状态?其实这点篮协肯定考虑到了,世预赛的重要性比俱乐部比赛高,而且余嘉豪作为内线轮换的关键人选,必须跟球队一起磨合。郭士强要的是“内外结合”的战术,余嘉豪的身高和篮板能力,在对阵韩国队的时候能派上用场。

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从19人里选出最终的12人。不出意外的话,郭士强会以亚洲杯核心为框架,再加上周琦、张镇麟这些回归的球员。后卫线赵睿、胡明轩、高诗岩基本稳了,张宁有机会挤掉廖三宁或程帅澎;锋线曾凡博、张镇麟、朱俊龙是铁三角;内线周琦、胡金秋、余嘉豪也没悬念。这样一套阵容,对阵韩国队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最后问问兄弟们:你觉得徐杰该不该入选?王睿泽的落选是不是可惜了?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觉得男篮能双杀韩国的,咱们点个赞,一起为国家队加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