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人称“中东小霸王”,伊斯兰世界最大的打击者,美国在中东的代理者。是中东阿拉伯国家最大的敌人。
而以色列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为了自身的利益,开始采用了叫做“随时打击”的武装策略。
解释一下,“随时打击”就是取先发制人的打击行动,以消除或削弱潜在的军事威胁。
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讲就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以色列的 “随时打击” 策略植根于其独特的地缘困境。作为中东地区唯一的犹太国家,以色列长期面临来自阿拉伯国家及非国家行为体的多重威胁,这种 “被包围感” 塑造了其以军事威慑为核心的安全哲学。

从1981年空袭伊拉克核反应堆到 2007 年摧毁叙利亚核设施,以色列始终奉行 “先发制人” 原则。这种传统在2025年对伊朗的 “崛起的雄狮” 行动中达到新高度——以军摧毁伊朗多个核设施、导弹生产系统及高级军事指挥官,试图以短期高强度打击换取长期安全红利。实际效果来看,作用是巨大的。
这边说个题外话,小编写这些文章,其实立场是中立的,既没有在以色列这边也没有在伊朗。我看重的是分析,以色列为什么会赢,伊朗为什么会输?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当下国际最新的冲突,分析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为广大读者提供不一样的视角,带来全新的思考,最终为我们所用。
中国历史五千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历史上发生过的,但是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忘记。所以需要不断用当下发生的事情来警示自己,不能掉以轻心,不能麻痹大意。
世界战争的形式一直在变,二战之后盛行的是代理人战争,但是以色列这次的行动,说明了传统代理人战争模式局限性,其“先发制人”战略的正确性。不得不说,这次以色列打得漂亮。

2025年6月13日发动的“狮子的力量”行动中,以军精准打击伊朗40余个军事目标,包括纳坦兹铀浓缩厂、福尔多地下核设施,并“斩首”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等13名军政高官及核科学家,直接就摧毁了伊朗的核导能力与指挥体系。这个背后是情报与军事能力的对伊朗的代际优势。
战斗原来可以这么打!
那我们能不能学习呢?学会之后我们面对这种对手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一起分析一下,以色列这种方式除了依赖于优秀的情报能力和武器,其实还依托于美国的庇护。

一方面美国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美国不仅是以色列最大的军事援助国(2025 年累计军援超 180 亿美元),美军为以军提供情报共享、空中加油及电子战支持,甚至直接参与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另一方面美国通过外交渠道为其行动 “开绿灯”。例如,在联合国安理会,美国多次否决谴责以色列的决议。

同时以色列也是通过强化与海湾国家的秘密合作(如情报共享、军事演习,并加大对伊朗代理人的打击力度来瓦解伊朗外部防护,实现维持地区主导权。这么看来不就是“远交近攻”吗?
那如何应对呢?
那就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如果发生与其类似的冲突,一定要全力以赴,坚决回击,打疼对方,打残对方。切莫学习中东国家一盘散沙,最终“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