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荞麦的起源、进化与传播
魏益民, 周美亮, 唐宇
2025, 58(21): 4305–4316.

小豆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及耐盐种质筛选
陈天晓, 曹榕, 宋倩楠, 胡亮亮, 王素华, 王丽侠, 程须珍, 陈红霖
22025, 58(21): 4317–4332.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农业信息技术

油菜品种、越冬调控和病虫害防控对直播油菜产量的影响
杨龙, 张学昆, 陈爱武, 李莓, 程泰, 马伍慧, 许本波, 徐劲松
2025, 58(21): 4333–4345.

基于13C脉冲标记揭示施氮对牧草光合碳分配的影响
徐修远, 张洪志, 徐丽君, 薛玮, 聂莹莹, 郭明英, 李金霞, 赵雅茹, 史明江
2025, 58(21): 4346–4356.
豇豆“两虫一病”绿色防控研究与实践创新

豇豆“两虫一病”绿色防控研究与实践创新
吴圣勇, 谢文, 史彩华, 潘慧鹏, 陈俊谕, 孔祥义
2025, 58(21): 4357–4360.

豆大蓟马不同地理种群线粒体CO1的遗传多样性
刘晓旭, 钟泽鑫, 邱佳仁, 杨春晓, 张永军, 谢文, 张友军, 潘慧鹏
2025, 58(21): 4361–4371.

声频干扰对美洲斑潜蝇求偶行为的影响
邢光涛, 吕宝乾, 吴圣勇, 吴建涛, 周瀛, 葛瑨, 张起恺
2025, 58(21): 4372–4381.

基于豆大蓟马暴发与豇豆花发育动态耦合下的物理防控新技术研发与应用
史彩华, 金杰, 华登科, 胡静荣, 张友军, 黄圣琳, 吴明月, 孔祥义, 谢文
2025, 58(21): 4382–4392.

新型驱虫网对豆大蓟马的防控效果和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赵瀚洋, 李奕宏, 许曙光, 吴跃民, 吴圣勇
2025, 58(21): 4393–4404.

施用不同有机肥对贝莱斯芽孢杆菌SD13防控豇豆枯萎病的影响
谢海鹏, 林俊旭, 刘勇, 麦贤俊, 罗丰, 王学武, 谢文, 李少卡, 孔祥义, 吴小燕
2025, 58(21): 4405–4420.

四种小花蝽对豆大蓟马、二斑叶螨和豆蚜的捕食能力比较
代晓彦, 赵金凤, 王瑞娟, 苏龙, 王瑜, 成文华, 徐倩倩, 赵珊, 郑礼, 刘艳, 翟一凡
2025, 58(21): 4421–4428.

不同寄主植物对豆大蓟马体内消化酶活性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王欢廷, 黄立飞, 曹雪梅, 龚芮, 苏国连, 郑霞林, 吴明月, 杨朗
2025, 58(21): 4429–4438.

海南豇豆豆大蓟马周年种群动态分析
黄圣琳, 许怡博, 孔祥义, 史彩华, 焦晓国, 张友军, 吴明月, 谢文
2025, 58(21): 4439–4450.

2020—2025年海南冬春季豇豆害虫种类调查及其发生危害规律
吴明月, 甫秋梅, 黄圣琳, 罗丰, 刘勇, 史彩华, 张友军, 孔祥义, 谢文
2025, 58(21): 4451–4466.
苜蓿耐盐碱抗旱基因挖掘与育种

苜蓿耐盐碱抗旱基因挖掘与育种
李明娜, 龙瑞才, 杨青川
2025, 58(21): 4467–4470.

紫花苜蓿育种历史、现状与展望
张帆, 杨青川
2025, 58(21): 4471–4481.

5‑AzaC缓解紫花苜蓿盐碱胁迫的生理效应及其对DNA甲基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高荣, 李恒宇, 陈丽娟, 马晖玲
2025, 58(21): 4482–4496.

紫花苜蓿MsKTI3基因克隆及耐盐功能分析
吕缓缓, 李如月, 刘青松, 许蕾, 徐嫣然, 于浩洁, 郭长虹, 龙瑞才
2025, 58(21): 4497–4511.

盐碱胁迫下的紫花苜蓿幼苗蛋白组差异分析
杨永念, 曾祥翠, 刘青松, 李如月, 龙瑞才, 陈林, 王雪, 何飞, 康俊梅, 李明娜
2025, 58(21): 4512–4527.

基于转录组和WGCNA的直立型花苜蓿抗旱关键基因识别
穆赢通, 路景诗, 张雨桐, 石凤翎
2025, 58(21): 4528–4543.

磷转运蛋白MsPT5调控紫花苜蓿磷吸收利用
黄红梅, 王思琦, 杨青川, 郭长虹, 王雪
2025, 58(21): 4544–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