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长,48个700分,太离谱了!这孙泽敏到底是谁?”陈明激动地拍桌。
李国华皱眉:“她教得太好,学生说她像魔法师,语文课连物理都讲活了。”
张振兴眯眼:“一个语文老师,精通全科?档案还空白,藏着大秘密!”
陈明点头:“她拒高薪留山区,肯定有故事,我们得挖!”
李国华说:“学生提她深夜改作业,分享自学励志故事,可从不谈过去。”
就在调查似乎要陷入死胡同的时候,一个尘封多年的秘密突然被揭开,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01
高考成绩公布那天,是一个普通的夏日早晨,教育局的信息中心里,王华正坐在电脑前,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数字。
他没想到会发现这样一个让人震惊到无法相信的事情,整个数据看起来就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一样。
屏幕上清楚地显示着一个偏远山区中学的班级,高三(2)班,总共50个学生,竟然有48个人考分超过了700分,另外两个学生分别是698分和699分。
这让他不由自主地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是看花了眼,或者是系统出了什么大问题。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王华喃喃自语着,手指飞快地刷新页面,但那些高分数据还是顽固地摆在那里,让他心跳加速,脑子里一片混乱。
他深吸了一口气,赶紧拨通了督察科长李国华的电话:“李科长,出大事了,这个班的成绩太诡异了,简直不像是真的!”
李国华听到汇报后,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立刻冲进信息中心,盯着屏幕看了半天,额头上冒出了冷汗。
因为他从业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离谱的集体高分现象。
“马上核实所有数据,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任何差错!”李国华下令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明显的颤抖,他知道这件事情如果不处理好,会闹出大乱子。
技术人员们立刻忙碌起来,反复检查服务器、数据库和传输链路,一个小时后,技术主管汇报:“李科长,数据完全没有问题,系统运行一切正常。”
李国华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立刻向上级上报局长张振兴,她当时正在参加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听到这个消息,当场站了起来,脸色变得异常严峻。
“什么?48个700分?你再说一遍!”张振兴的声音在电话里回荡着,她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根本不符合常理。
“局长,千真万确,我们已经核查过了三遍。”李国华小心翼翼地回答,生怕局长发火。
张振兴挂掉电话,匆匆离开会议室,她心里想着,这肯定有巨大的猫腻,必须马上组织人手调查清楚,否则整个教育系统都会丢脸。
下午两点,教育局的会议室内,十几名督察员围坐在长长的会议桌前,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投影仪上那份成绩单被放大显示,那些密密麻麻的高分数字让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各位,这是我从教育局工作以来遇到的最不可思议的事件,一个普通的山区中学班级,48个人同时突破700分大关,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闻所未闻的奇迹,
或者说,是不可能发生的怪事。”张振兴敲着桌子,声音坚定而带着愤怒,她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督察员陈明举手发言:“局长,我去过那所学校几次,师资力量很一般,学生生源也都是农村孩子,根本不可能集体考出这样的顶尖成绩。”
“那你的意思是?”张振兴问,眼睛微微眯起来,等待他的分析。
“只有一种可能,大规模有组织的舞弊行为!”陈明斩钉截铁地说,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大家纷纷议论起来。
“舞弊规模这么大,简直匪夷所思,怎么可能不被发现?”一个督察员质疑道。
“48个人同时作弊,这得有多严密的组织和渠道?”另一个补充说。
“关键是他们怎么弄到标准答案的,这背后肯定有大问题。”陈明继续分析。
张振兴猛地站起身:“不管怎样,必须立即展开调查!李国华,你带队,现在就出发去学校,重点调查班主任孙泽敏,她肯定有问题!”
02
下午四点,三辆执法车驶入了那所偏远的山区中学,校门口的保安看到教育局的车牌,赶紧小跑着去通知校长赵建国。
他接到消息时,正在办公室里整理文件,手里的笔差点掉在地上,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
“这么快就来了?这下可怎么办?”赵建国喃喃自语着,心想这件事情闹得太大了,肯定瞒不住了,他的额头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
几分钟后,李国华带着四名督察员走进了校长办公室,李国华开门见山地说:“赵校长,我们是教育局督察科的,来了解一下你们学校高三(2)班的具体情况,特别是这次高考的成绩。”
赵建国强作镇定,挤出一个勉强的笑容:“欢迎各位领导来指导工作,不知道具体要了解什么方面,我一定全力配合。”
“你们班主任孙泽敏现在在哪里?”督察员陈明直接问道,没有一丝客套。
听到这个名字,赵建国明显一怔,眼神开始飘忽不定:“孙老师...孙老师可能在教研室备课吧,她平时很忙。”
“马上叫她过来,我们有重要问题要问。”李国华命令道,语气不容置疑。
“这个...现在是上课时间,孙老师可能比较忙,不太方便打扰。”赵建国支支吾吾地说,试图拖延时间。
“赵校长,”李国华的语气变得更加严厉,“这是正式的调查程序,请你立刻配合我们的工作,否则后果自负。”
赵建国无奈,只好让秘书去叫孙泽敏,他的额头上汗珠越来越多,督察组注意到他的异常反应,心里更加怀疑这所学校有鬼。
等待的十分钟里,李国华仔细观察着赵建国的每一个细微表情,这位有着二十年校长经验的老教育工作者,此刻却显得异常紧张,仿佛隐藏着什么巨大的秘密。
“赵校长,孙泽敏老师的档案能给我们看看吗?我们需要了解她的详细背景。”李国华突然问道。
“当然可以,我这就去拿。”赵建国起身去档案柜翻找,但他的手明显在发抖,档案很快找到了,但只有薄薄的几页纸。
李国华仔细翻阅:孙泽敏,女,43岁,师范大学语文系毕业,2016年入职,担任高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工作,资料简单得让人怀疑。
“就这些?工作经历呢?家庭状况呢?为什么这么少?”李国华皱眉问道,感觉这档案太不正常了。
“孙老师比较低调,她很少谈论个人的事情,我们也没深问。”赵建国回答,声音有些颤抖。
“那她的教学水平如何?平时表现怎么样?”陈明追问道。
提到这个,赵建国的眼神突然亮了起来:“孙老师的教学水平非常高,学生们都很喜欢她,她带的班级成绩一直很好,简直是学校的骄傲。”
“有多好?具体说说。”李国华继续追问,不放过任何细节。
“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而且领先幅度很大,大家都说她有魔法,能让学生爱上学习。”赵建国说道,似乎想转移话题。
督察员们互相看了看,这个信息很重要,但也让疑虑更深,一个普通老师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她平时是怎么教学的?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吗?”陈明问。
赵建国想了想:“她很少用标准教材,总是自己编讲义,上课的方式也很特别,学生们说听她的课就像听故事一样有趣,让人着迷。”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请进。”赵建国说,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
03
门开了,一个身材中等、外表普通的中年女人走了进来,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衬衫,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就是典型的山区教师形象,没有任何张扬之处。
“赵校长,您找我?”孙泽敏的声音很平静,没有一丝慌乱。
“孙老师,这几位是教育局督察科的领导,想了解一下你们班的情况。”赵建国介绍道,声音有些不自然。
孙泽敏点点头,目光平静地看着在场的督察员们:“各位领导好,有什么需要了解的,我一定如实汇报,全力配合。”
李国华仔细观察着这个女人,从外表看,孙泽敏确实很普通,但她的眼神很特别——深邃、睿智,带着一种说不出的从容和自信,让人觉得她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孙老师,你们班这次高考成绩很突出,48个学生超过700分,你有什么感想?”李国华问,试图从她的反应中找出破绽。
“学生们很争气,三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孙泽敏淡淡地说,语气里没有炫耀,只有欣慰。
“能具体谈谈你的教学方法吗?为什么能让这么多学生考出高分?”陈明问道,眼睛盯着她。
孙泽敏想了想:“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而不是死记硬背,语文是一门很美的学科,当学生真正理解了语文的美,自然就能学好,而且应用到其他科目。”
“具体怎么理解?给我们举个例子。”李国华追问。
“比如在教文章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每个词句背后的原理,为什么会是这样,怎么推导出来的,当你真正理解了,做题就变得很简单,不需要机械重复。”孙泽敏回答得从容。
督察员们继续追问了很多问题,但孙泽敏的回答始终很平静,没有任何慌张的表现,让他们一时找不到漏洞。
“孙老师,你能把你的教学资料给我们看看吗?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陈明说。
“当然可以,没有问题。”孙泽敏没有丝毫犹豫,她走到办公桌前,拿出一摞厚厚的手写讲义:“这些都是我这三年来为学生们准备的复习资料,全是原创。”
李国华接过讲义,粗略翻看了几页,字迹工整,内容详实,而且很多解题方法确实很独特,甚至超出高中水平。
“这些都是你自己编写的?花了多少时间?”陈明问,试图找出不合理之处。
“是的,我觉得市面上的教辅资料千篇一律,不适合我的学生,所以我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一点一点编写的,花了不少夜晚。”孙泽敏说。
“孙老师,你从哪里学来这些教学方法的?你的师范背景能支持这么深的知识吗?”陈明突然问道,语气尖锐。
孙泽敏停顿了一下:“读书,思考,实践,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摸索,我只是比别人多花了点时间自学。”
这个回答很模糊,但督察员们一时也找不到什么破绽,他们交换了一下眼神,决定先放过。
“我们想单独和学生们谈谈,可以吗?这样更客观。”李国华说。
“当然可以,学生们都在宿舍休息,我可以带你们去。”赵建国赶紧回答,似乎松了一口气。
04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督察组分别询问了高三(2)班的十五名学生,每一个学生的回答都让他们越来越困惑。
第一个被叫来的是班长刘雨欣,一个扎着马尾辫的文静女孩,她看起来自信满满。
“刘雨欣同学,你这次高考考了多少分?”李国华问。
“742分。”刘雨欣回答,声音清脆。
“你觉得这个成绩正常吗?没有觉得太高?”陈明问。
“挺正常的,我们班同学平时成绩都很好,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刘雨欣的回答很自然,没有一丝做作。
“能谈谈你们是怎么学习的吗?孙老师有什么特别之处?”李国华问。
刘雨欣眼睛一亮:“孙老师的教学方法特别棒!她从来不让我们死记硬背,而是教我们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本质,让学习变得有趣。”
“具体怎么理解?举个例子。”陈明追问。
“比如语文,孙老师会告诉我们每个词句背后的原理,为什么会是这样,怎么推导出来的,当你真正理解了,做题就变得很简单,不需要题海战术。”刘雨欣说。
“其他科目呢?孙老师只教语文吧?”李国华问。
“孙老师虽然是语文老师,但她对其他科目也很了解,她经常在课堂上给我们讲一些数学、英语、物理的学习技巧,甚至用语文思维帮我们解决物理问题。”刘雨欣补充。
“具体怎么帮?”陈明好奇。
“有一次物理题难,她说物理和数学相通,很多现象可以用数学公式描述,她还给我们讲了一些大学物理的内容,听起来特别有意思。”刘雨欣兴奋地说。
督察员们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一个普通的山区教师,怎么可能有如此广博的知识储备。
接下来询问的学习委员周志伟给出了类似的回答,他是个高个子男孩,眼睛里满是崇拜。
“周志伟,你考了多少分?”李国华问。
“748分。”周志伟说。
“你觉得孙老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她?”陈明问。
周志伟想了想:“孙老师懂得太多了,有时候我们问她一些课外的问题,她都能回答,而且她讲课特别有趣,能把枯燥的知识讲得很生动,让我们不想下课。”
“比如呢?讲课怎么生动?”李国华问。
“有一次讲散文,孙老师说这就像是研究情感的艺术,她用水流、曲线、音乐来比喻,我们听得特别入迷,完全忘记了时间。”周志伟说。
“那不是大学的内容吗?高中生学这个合适?”陈明插话道。
“孙老师说,很多高中的语文问题用大学的思维来理解会更简单,她教会了我们用更高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样做题效率高多了。”周志伟回答。
督察员们越听越震惊,一个普通的师范毕业生,怎么可能教大学内容,而且学生还听得懂。
随后询问的其他学生,回答都大同小异,他们对孙泽敏推崇备至,但当被问及孙老师的具体背景时,都表示不太清楚,只知道她很低调。
“孙老师很少谈论自己的事情,她说老师的责任就是教好学生,不需要知道太多私人事。”一名学生这样回答。
孙老师还分享过个人励志故事,比如她如何在困难中自学成才,克服一切障碍,这激发了学生们的斗志,让他们更努力学习。
督察组晚上在学校招待所开会总结当天的调查情况,每个人都觉得事情越来越复杂。
“这个孙泽敏很有问题,她的水平远超普通老师。”陈明首先发言,声音里带着激动。
“而且学生们的回答都很一致,这本身就很可疑,仿佛排练过一样。”另一名督察员补充道。
李国华皱着眉头:“但是我们也没有找到确凿的舞弊证据,学生们的知识掌握得很扎实,不像是死记硬背答案的样子,看起来是真的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