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抢单时候明明一百多公里的大单,你满心欢喜地接了,结果等完成订单结算,发现不到一百公里了。打开导航一看,就算是按照最短距离来算,也超过了一百公里。
直接心生疑惑:是平台的内置导航出问题了,还是平台在偷里程数呢?

很多司机对平台偷里程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觉得只要不是太过分。毕竟还得靠着平台来吃饭呢,万一得罪了,不给派单了怎么办。但是自己的心理数目,也仅仅在一两公里以内,长距离订单的话,在五公里之内,这算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数值了。
然而,并没有人把司机的心理数值当回事。更离谱的是,有时候平台甚至演都不演了,哪怕是两笔完全一样的订单,平台也会算出两个不同的公里数,难不成平台的内置地图是薛定谔的地图?算多算少全凭平台的心情?
这种“里程缩水”现象,让很多司机觉得这是明目张胆在被欺负,根本不算是系统误差,而是明知故犯。

不得不说,网约车司机难啊,不仅要应付平台层出不迭的招数,识别订单转卖、抽成之外,还得谨防偷公里数。现在平台还出了新的招数,一边对乘客说附近没车,诱导乘客花钱追加车型,一边让司机接不到单。
真的很想问,是没有什么东西能管住平台了么?就这么让平台两头赚,哪怕是被司机发现偷了公里数,打了投诉电话,大不了就赔付这一单,后面还是照样骗。这种“零成本零处罚”的行为,让平台越来越肆无忌惮。
那些呼吁平台涨单价的,就算是运价提高到5块一公里,也架不住平台在公里数上动手脚,这更难让人发现。

面对这种越来越过分的行为,一些老司机也开始行动了,比如说抢到长途订单了,接到单就截图,保存页面,把出发地、目的地、预估里程以及路线等都记录下来。等到了目的地结算订单的时候,再记录一遍。这算是保留证据,如果差距太大,直接投诉到平台,让补差价。
这是个本方法,而且对司机来说,麻烦了很多。然而没办法,在没有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司机只能尽量做细一点,保全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