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反转竟然如此之快!ASML突然改口,外媒:这风格太欧洲了

说起ASML这家公司,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光刻机,它在芯片制造链条上那叫一个举足轻重。2025年3月初,ASML刚放出20

说起ASML这家公司,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光刻机,它在芯片制造链条上那叫一个举足轻重。

2025年3月初,ASML刚放出2024年年报,里面提到要在北京搞个新的再利用和维修中心,本来挺正常的一件事儿,结果没几天就改口了,说是升级扩建现有设施。

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外媒直接点名,这操作太有欧洲味儿了——想多赚点钱,又不敢硬刚,只能低调周旋。

年报亮眼数据引发的北京布局猜想

ASML的2024年年报一出,数字亮瞎眼,总营收28.263亿欧元,比前一年涨了2.55%,创了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101.95亿欧元,占比直奔36.1%,甩开韩国64.09亿欧元、美国45.2亿欧元好几条街。

2024年ASML一共出货418台光刻机,包括44台EUV高端货和374台DUV中端机,外加165台计量检验系统。中国客户下单凶猛,基本清空了前几年积压的订单,成了ASML的救命稻草。

要知道,全球芯片行业那会儿还处在低谷,台积电这些大户都缓建厂、推迟设备交付,要没中国这块儿,ASML的库存得堆成山。年报里头有个小节,讲公司怎么搞循环经济,提到要到2030年实现零废弃,还说过去30年卖出的系统95%还在场上跑。

ASML强调,通过维护、维修、升级、翻新这些方式,帮客户省钱省事儿,也顺带赚点售后利润。就在这儿,报告直白写着:2025年要在北京开个新的再利用和维修中心,这步棋走得明明白白。

为什么选北京?简单,中国买了ASML1400多台设备,维修需求大得吓人。2023年底,ASML已经在北京亦庄租了场地,建了个小维修部门,员工几十号人,主要搞DUV机的日常保养。

年报一放,这计划就升级成大楼级别,能覆盖更多客户,缩短物流时间,降低备件成本。媒体一看争相报道,说ASML顶着美中科技摩擦,还敢在中国加码投资,这胆儿够肥。

ASML在中国深耕30年了,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卖设备,本地员工从几百人扩到上千,固定资产从2022年的4080万欧元涨到2024年的7270万欧元。

维修中心不是新鲜玩意儿,早几年ASML就在亚洲设点,包括韩国、美国威尔顿、圣迭戈这些,欧洲总部在费尔德霍芬也有一堆。北京这步,更多是响应客户呼声,长江存储这些企业明摆着说,设备买了就得保修,不然启动回购机制,ASML赔不起。

年报数据摆那儿,中国不光是销量王,还拉动了ASML的整体毛利率到51.3%,净收入虽降了3.4%到75.71亿欧元,但总盘子稳得一批。外媒猜,这布局是ASML在美方出口管制下的聪明反击——先进EUV卖不了,中低端DUV和售后服务还能多捞一笔。

改口来得突然,美方压力显而易见

年报刚发没两天,3月7日左右,ASML公关部门就坐不住了,赶紧发声明澄清:没打算2025年在北京新建维修中心,只是对现有设施升级扩建。

媒体报道的“新中心”一词,被他们直接划掉,换成“优化本地服务”。这反转快得像坐了过山车,南华早报跟进说,ASML代表强调,这是对2023年启动的北京维修部门的延续,不是从零开始。

亦庄那块儿租的场地,本来就小,升级成大楼后,能容纳更多工程师,处理复杂维修,响应时间从几个月缩到几周。实际操作上,没啥大区别,员工还是那些,工具箱还是那些,只是空间大了,效率高了。

为啥这么急着改口?明眼人都知道,美方在那儿虎视眈眈。2024年底,美国商务部又出新规,扩展出口管制到半导体维护服务,荷兰政府顶不住压力,传闻要限ASML给中国客户修设备。

ASML CEO克里斯托夫·富凯在10月的一次布鲁姆伯格活动上直言,美国会继续施压欧盟,限制对华AI芯片出口,荷兰得掂量欧洲整体利益。特朗普时代遗风还在,2025年俄乌冲突停火谈判卡壳,美欧关系有点小别扭,但欧洲企业还是得看华盛顿脸色。

ASML夹在中间,丢不了美国市场,那45.2亿欧元营收排第三,台积电刚宣布在美国投1000亿美元建五厂,光刻机需求水涨船高。万一硬扛,美方一纸禁令,ASML的全球供应链就得抖三抖。

这改口不是心血来潮,ASML早有预案。年报里就暗示,中国销量高主要是清库存,2025年会回落到20%左右,总营收目标300-350亿欧元,净销售75亿欧元一季度就稳了。

外媒路透社评论,这操作透着欧洲企业的老油条劲儿——不直接对抗美国,也不完全放弃中国市场,就这么低调推进。想想看,ASML前CEO彼得·温尼克说过,美中贸易战更多是意识形态驱动,不是纯事实,荷兰作为小国,得在夹缝里找平衡。

升级扩建的说法,避开了“新”字眼,减少了敏感度,但实质上,北京中心照样上马,帮中国客户保住1400台设备的运转。长江存储CEO公开表态,维修跟不上就回购,这话搁那儿,ASML哪敢掉以轻心。

欧洲企业周旋术:既要钱袋子又要避雷区

外媒点破的“欧洲风格”,说白了就是ASML这种企业典型的求生之道。欧洲不像美国那么强势,也不像中国那么体量大,企业在美中拉锯战里,总得玩点小聪明。

ASML不是孤例,英特尔、AMD这些也得看出口管制脸色,荷兰政府在2024年1月就禁了部分DUV机对华出口,ASML直接损失上亿欧元订单。

富凯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稳军心, 2025财报一出,就警告中国需求会降,但AI芯片整体拉动营收增长15%。这风格接地气吧?不吹牛不黑谁,就实打实报数据,留足回旋余地。

拿维修中心来说,它不光是售后,还牵扯循环经济。ASML2024年翻新售出38套系统,比前年多10套,总共超500套,这在北京落地,能本地化处理废旧零件,省运费减碳排,顺带赚维修费。中国成熟制程需求大,中低端DUV机卖得火,高端EUV虽卡脖子,但维修服务成香饽饽。

外媒如《连线》杂志早两年就写过,ASML建帝国靠的就是这种低调扩张,现在美中摩擦升级,它只能更谨慎。欧洲企业间私下交流多,海牙会议上ASML代表推合作备忘,缓冲美方压力。结果呢?2025年上半年,北京中心主体封顶,试运行顺利,客户反馈响应快了30%。

这周旋不是白费劲,ASML全球份额稳85%,EUV垄断100%。但风险不小,9月荷兰政府传出可能从2025年起限维修,ASML赶紧游说,说这会伤及欧洲就业和供应链。

中国这边,国产光刻机突破加速,上海微电子的DUV机已上28纳米,维修依赖ASML的日子在缩短。欧洲风格的内涵,就在这儿:短期捞实惠,长期看长远,不赌一边。

展望2025年底,ASML的日子不会太轻松。中国订单预计降到2024年水平的20%,主要是管制加码和库存消化完。但整体营收不愁,AI和数据中心拉动,Q3净收入21亿欧元,持平预期。

全球格局变了,美国晶圆厂扩建,英特尔投2000亿建厂,ASML订单满满。韩国三星、SK海力士也加码,但中国市场仍是关键,36%营收不是小数。欧洲企业像ASML,得继续这欧洲式平衡:对美方让步,对中国加码售后。

长远看,芯片战没赢家。2025年ASML展望里,强调多元化,加大印度、越南布局,但中国仍是第二大经济体,忽略不了。

国产光刻如华为的进展,预计2026年上7纳米,ASML得调整策略,多推中低端。外媒叹的欧洲风格,其实是无奈之举:大国博弈,小企业只能灵活变通。ASML这反转,提醒大家,科技链条上,谁也别想独善其身。

未来几个月,荷兰政府的新规一出,北京中心的命运就见分晓,但ASML的生意,肯定还会继续。这事儿说到底,ASML改口快,反应灵,但根子在美中摩擦上。欧洲企业想多吃块蛋糕,又怕烫手,只能这么玩。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0
用户10xxx30 16
2025-11-01 22:05
总营收28.263亿,北京贡献101亿?

chay_uc 回复 11-02 06:01
总营收点错小数点了,应该是282.63亿。

新鲜老腊肉
新鲜老腊肉 9
2025-11-02 02:38
管他妈什么中心。。。。必须整死荷兰
悠哉一老翁
悠哉一老翁 5
2025-11-01 23:17
总营收?什么鬼!
用户12xxx85
用户12xxx85 2
2025-11-01 21:10
出尔反尔,首鼠两端,既要又要,说明他根本就不值得信任
老党
老党 2
2025-11-01 23:35
欧盟,不团结,不报团自强 注定没落
用户11xxx28
用户11xxx28 2
2025-11-02 09:04
维修中心有啥用,荷兰不批准出口零配件修个啥
老兔子
老兔子
2025-11-02 14:37
国家之间博弈都很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