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韩国男团防弹少年团(BTS)亮相白宫记者会,主题是反对亚裔仇恨、推广亚洲文化。按理说,这是一次文化外交的成功范例,但不少中国网友却在网上讥讽他们“娘炮”“戏子”。
然而在美国人眼里,韩国人的形象却完全不同。
三十多年前,在洛杉矶的街头,韩国人不是偶像,而是战士。那一年,当警察撤退、秩序崩塌时,是一群普通的韩裔平民,拿起枪守住了家园,留下了震撼全美的画面——“屋顶上的韩国人”。

为了理解那一幕,要从一起悲剧说起。
1991 年,16 岁的黑人女孩娜塔莎走进洛杉矶韩国城的一家杂货铺。监控录像显示,她拿起一瓶橙汁放进背包,准备付款离开。而店主——一位名叫斗顺子的韩裔老妇人——误以为她要偷东西,情绪激动。争执中,斗顺子掏出手枪,朝女孩的后脑开了一枪。
案件轰动美国。虽然陪审团裁定二级谋杀罪,但法官仅判五年缓刑,无需入狱。对当时饱受歧视与贫困的黑人社区而言,这判决如同火上浇油。
就在一年后,另一件案子引爆了洛杉矶。
四名白人警察在街头殴打一名黑人男子罗德尼·金,整段暴行被摄像机完整拍下。但陪审团宣判四名警察无罪。
愤怒的黑人市民冲上街头。警察退守警局,暴徒开始打砸抢烧。仅两个小时,洛杉矶陷入火海。
三、暴徒的方向:韩国城当暴徒打不过装备精良的警察,又洗劫完黑人社区后,他们开始转向夹在中间的韩国城。那是一片充满小超市、餐馆、洗衣店的平民区。
暴乱爆发的第二天,韩国人打了三十多个报警电话——没有一辆警车到来。
警察说他们要“保护更重要的区域”。
“富人区有保护,黑人区有愤怒,而我们什么都没有。”
这是当时一位韩裔居民的无奈总结。
事实上,美国法律并不要求警察必须保护具体公民。1989 年的最高法院判例规定:警察的义务是维持整体治安,不是保障个人生命财产安全。
这意味着,当暴徒来临时——他们只能靠自己。

那时的韩国社区并非铁板一块。很多人选择带着家人逃到郊区避难。也有人决定留下。
转折点出现在暴乱第二天。
韩语电台 Radio Korea 的副台长崔永浩、韩国人协会会长李恩、律师 David 金,三人争论激烈——
崔永浩主张广播劝大家回家保命;
李恩怒斥:“如果我们都走了,韩国城就没了!”
最终,在律师确认持枪自卫合法后,三人决定改变广播内容——
从“请大家撤离”,
变成了“请大家守卫自己的家园”。
广播成了动员令。
几十名退役军人、餐馆老板、司机和学生迅速组织起来。有人提供枪支,有人运送食物。超市老板把大米送到教会,教会变成后勤中心。餐厅送来牛骨汤,工程公司拉了三十条新电话线。
他们在屋顶架起步枪,分区联防,互相汇报暴徒动向。
记者拍下了这一幕——
烈火中,屋顶上,一排韩裔男子持枪警戒。
五、48 小时的屋顶战争暴徒没想到韩国城早已严阵以待。
有人刚举起燃烧瓶,就被一颗子弹打在脚边。
有人抱着赃物冲出商场,被从屋顶射来的子弹击中。
几千名暴徒面对仅百余人的防守队,瞬间溃散。
整场“屋顶战争”持续了 48 小时。
5 月 1 日,韩国城恢复平静,三天后,国民警卫队才姗姗来迟。
那场暴动造成全市 63 人死亡、数千家店铺被烧、损失近 10 亿美元。
但韩国城保住了大部分区域——
因为有人不肯退。

有人说,那一刻,韩国人在美国社会的形象改变了。
他们不再只是“努力读书、勤劳做生意”的亚裔,而是有勇气守护家园的“真正的美国人”。
后来媒体称他们为“Rooftop Koreans”(屋顶上的韩国人),这成了一个象征——勇气、团结、自卫的象征。
韩国城的重建用了多年,但那一夜的记忆从未被遗忘。
有人说:“我们用枪守住的不只是财产,还有尊严。”
七、从那片屋顶,看亚洲人的形象三十多年过去,韩国早已从战后废墟中走向繁荣,成为民主国家。
而那群“屋顶上的人”,成为韩裔移民精神的象征:勤劳、团结、并且不再沉默。
当今天人们看到BTS在白宫讲台上为亚裔发声时,
他们身后其实有一段被火光照亮的历史。

当秩序崩塌,当警察退场,当一切规则都不再有效——
韩国人选择了不逃。
他们的选择让“亚洲人”在美国的形象,从懦弱转为坚毅。
“Land of the Free, Home of the Brave”——自由之地,勇者之家。
这句话不仅属于美国人,也属于那群站在屋顶上的韩国人。
尾部引导语👉 三十年前,他们用枪守住家园;
三十年后,他们用文化征服世界。
你觉得,一个民族最该守住的,究竟是什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