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拉夫劳伦回应推出5390元木柴提袋!荒诞的奢侈品为何总有人买单?

一、产品争议:奢侈品功能的“实用性”颠覆拉夫劳伦近期推出一款标价5390元的“牛绒面革木柴提袋”,宣传图中提袋内装满木柴
一、产品争议:奢侈品功能的“实用性”颠覆

拉夫劳伦近期推出一款标价5390元的“牛绒面革木柴提袋”,宣传图中提袋内装满木柴的设计瞬间引爆舆论。网友的困惑集中于两点:一是高价与“装木柴”功能的巨大反差,二是目标受众的模糊性——谁会购买五千多元的“柴火袋”?品牌客服回应称其“灵感源于牧场,可用于收纳木柴”,但强调用户可自由选择用途。这一解释反而凸显奢侈品的“符号化”属性:功能让位于设计叙事,实用性被品牌精神取代。

二、品牌叙事:从牧场灵感到底层逻辑

拉夫劳伦官方将产品设计溯源至创始人Ralph Lauren的Double RL牧场,并强调其采用“美国牧场粗制牛绒面革”。这一叙事包含三重策略:

材质溢价:原料标榜自然粗犷,贴合近年流行的户外风,但成本与定价的鸿沟引发质疑;

限量稀缺性:定义为2025秋季限量款,仅9月3日上架且售完即止,制造紧迫感;

情感联结:通过牧场故事营造美式田园想象,将工具包转化为文化符号。

三、行业现象:奢侈品的“奇葩设计”竞赛

拉夫劳伦并非孤例。近年奢侈品频繁以非常规设计博取流量:

巴黎世家推出“北京烤鸭”牛皮手袋(15500元)和1厘米厚可折叠托特包(8200元),前者模仿零食包装袋,后者被戏称为“纸片包”;

LV推出55500元龙虾造型手袋,以皮革模拟甲壳生物细节。这些产品共性在于:剥离实用功能,通过荒诞冲突感制造话题,最终转化为品牌曝光度。拉夫劳伦的“木柴袋”同样遵循该逻辑——争议即流量。

四、市场悖论:一边争议一边买单

尽管网友吐槽声不绝,但奢侈品的反常规策略却屡试不爽。2026财年第一季度,拉夫劳伦营收逆势增长14%至17亿美元,净利润飙升30.7%,同期新开24家门店。用户分层成为关键:核心客群为品牌故事买单,而大众争议实则为品牌提供免费广告。正如双十一为该包搭配“满500减50”优惠的促销逻辑,争议性产品反而成为引流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