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记》里的“楼兰”古国 #2023年新疆网络文明大会##网络名人新疆行#
玄奘取了真经从天竺东归,穿越帕米尔谷地进入今天的新疆,沿塔里木盆地南道而行,一路上经过了不少西域国家,后来这段经历被记录玄奘的著作《大唐西域记》之中。过葱岭向东进入沙漠,有一个“尼壤城”,玄奘从尼壤城再向东,进入“大流沙”。“大流沙”指的就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马干。这里黄沙漫漫随风聚散,人在上面走都不会留下足迹,经常会迷路。四野茫茫无法辨认方向,往来的人只能堆起白骨作为标记。
大流沙之中没有水草,风很燥热,人畜易病。据说在这儿时而能听到歌声或呼啸声,时而又会听到哭声、叫声,让人以为是鬼魅所在,因而恍惚不知所在,常常会令人丧生在此。再往东走六百多里,到达汉代西域三十六里的沮末国。《汉书》记载沮末国有“葡萄诸果”,这个地方在现在的新疆且末县,是葡萄的产地。玄奘路过这儿的时候虽然“城郭岿然”,但已“人烟断绝”。想像黄沙之中的残垣断壁,已及荒无一人的景象,真有种神秘莫测的悲凉。
“楼兰”的出现在《大唐西域记》里其实只有一句话,“复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季羡林先生认为这个“纳缚波”就是鄯善,也就是楼兰国。虽然没有描写楼兰国玄奘看到时是什么景象,不过从前述中:“芦草荒茂,无复途径”的尼壤城;还有“城郭岿然,人烟断绝”的沮末也能想得出来已经空无一人的楼兰国会是什么样。西汉初,张骞出使西域,史籍中开始有了“楼兰”这个城邦小国的记载。楼兰是丝绸之路上的要冲,也曾经是中原王朝与匈奴、吐蕃等对抗时在战略上的必争之地。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楼兰的王城叫“扜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今天考古发现的楼兰故城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县北。《西域传》里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也就是说楼兰和鄯善是前后传承的关系。强大时候的鄯善国吞并了精绝、小宛等小国,但最后自己还是在北魏时期被灭国。
半袖衣,若羌楼兰方城壁画墓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