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临死前,一再嘱咐嘉庆不要动和珅,谁知,乾隆去世才15天,嘉庆就把和珅给杀了。多年之后,嘉庆追悔莫及。 和珅,一个在清朝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生于一个满洲正红旗的官僚世家,父母早亡,让他从小就尝到了人情冷暖。 也许是这段经历造就了和珅过人的学识和上进心。虽然他在科举考试上的失败成为了他仕途上的一块绊脚石。 但在1773年,和珅的才华终于被乾隆皇帝赏识。从此,他踏上了一条顺风顺水的仕途。 如果仅看和珅仕途的开端,他可谓是清朝难得的好官。正因为他办理李侍尧贪污案有功,才得到乾隆的赏识。 然而,也正是在查办这起案件时,和珅的人生发生了转折。当他目睹李侍尧搜刮来的财富时,贪念萌生,最终将大笔财产据为己有。这成为了他走上贪官道路的转折点。 一个清廉的年轻官吏就此一步步堕落,沉沦在金钱的诱惑中。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和珅不择手段。他把持科举,让想当官的人必须经过自己这一关,用银两说话。
在朝堂上,和珅结党营私,打击异己。他利用自己在乾隆面前的影响力,诬陷那些弹劾过自己的官员,将他们打入狱中。渐渐地,和珅在朝中形成了一种“一言堂”的局面。 为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乾隆还能容忍和珅?这归根到和珅的手段与才华。他深谙讨好皇帝的方法,从乾隆喜好的诗词、音乐到为政之道,无一不精通。 尤其是在外交方面,和珅为乾隆出谋划策,维系着清朝与外国的关系。在管理财政上,和珅也展现出非同一般的能力。 即便听说了关于和珅的一些风言风语,乾隆还是视而不见,因为在他看来,和珅对朝廷利大于弊。 到了乾隆晚年,和珅几乎可以说是掌控了整个朝政。他成为皇帝身边唯一的心腹。当乾隆的身体每况愈下,言语不清时,朝中大事只有和珅才能理解乾隆的意图。这让皇储嘉庆非常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果然,乾隆驾崩后,嘉庆迫不及待地开始查办和珅,将他关入大牢。经过清点,和珅家中的财富之巨大震惊了整个朝廷。其贪污之数不计其数,实在令人发指。尽管乾隆曾嘱咐嘉庆要保全和珅,但嘉庆还是将他严惩,以儆效尤。 尽管和珅死后,嘉庆获得了巨额财富,但这也许是清朝衰败的开端。在和珅手中,清朝尚能与外国保持联系。 而在和珅死后,朝中无人有外交能力,嘉庆对外封闭,结束了外交关系,国势渐衰。不得不承认,和珅存在的确帮助一个朝代强盛了数十年,这对一个封建王朝而言意义非凡。 但历史终有报应,他的功不能抵消他的过,他的罪孽还是要偿还的。和珅虽有才华有手段但无德,其结局已成定局。 一个贪官终将被历史抛弃,评价一个官员,才华固然重要,但操守更为关键。和珅确实才华出众,但他沉溺于金钱与权势带来的诱惑,最终走上反面。 如果他一开始就坚持正道,以才干服务国家社稷,也许会为清朝赢得更多元气。一个贪官,无论才华如何,也终究是当斩之罪。
用户92xxx34
乾隆已经闭关锁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