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一起家庭纠纷引起关注。一名男子秘密给父母转了200元,妻子得知后一怒之下回娘家住了两个月,期间丈夫和婆家都没有与她联系。妻子称,在过去,丈夫会亲自接她回家,但这次却被冷落,让她感到委屈。这段婚姻已经持续七年,期间妻子辛勤为丈夫生下两个孩子。在妻子回娘家期间,丈夫和婆家没有表现出关心,导致妻子感到被故意冷落。为解决矛盾,妻子寻求调解。
事情起因于两个月前,妻子发现丈夫秘密给婆婆转了200元。尽管数额不大,但丈夫背着妻子进行转账,让妻子感到丈夫不够忠诚,导致她感到难过和不安全。调解员找到丈夫,他解释说怕妻子埋怨所以没有告诉她。为查清事实,调解员和妻子一同前往丈夫家,但丈夫并没有因为妻子两个月未回家而感到高兴,反而抱起孩子,开车离开家门。
了解事情经过后,发现矛盾的原因是妻子向婆婆和公公提出再做一些床被,但遭到拒绝。为了维护家庭和谐,公公婆婆答应了妻子的要求。妻子得知丈夫私自给父母200元后生气,认为这笔钱本应由婆婆出。丈夫则为了不让妻子生气,偷偷给了父母钱。此时,父亲解释说他们平时负担家里的大部分开支,从未向儿子要过钱。
妻子坚持认为公公婆婆有义务照看孩子,而根据《民法典》,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对于财产归属,夫妻的财产属于共同所有。因此,妻子执意要求自己保管家里的钱是不合理的。在妻子提出离婚的威胁后,丈夫表示之前妻子回娘家时曾带走家里的钱,因此不再相信妻子,也支持离婚。这起家庭矛盾涉及到法律层面的问题,需要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 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处理权。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进行的法律行为对双方都有效,除非有另外约定。因此,丈夫给父母200元的行为在法律上是有效的,妻子没有权利干涉。另外,《民法典》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妻子坚持要求自己保管家里的钱是不合理的,因为财产是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对于儿子给父母200元的行为,父母表示出于家庭和谐愿意帮儿子做床被。根据法律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在这种情况下,儿子给父母一些财物是符合家庭关系和法律规定的。因此,这一行为并没有侵犯妻子的权利。 整体而言,这起家庭纠纷的根本问题是沟通不畅,双方在家庭经济和义务履行上存在分歧。通过法律规定和调解员的介入,可以为解决这类矛盾提供一定的法律依据和指导。
海苔卷米饭
给200块给老妈子[捂脸哭]还要偷偷转账[并不简单]这男人过的有多卑微?这家的女的是没见过钱?还好意思回娘家2个月?[微笑]腿没给你打断送回娘家就不错了
一呆再呆
200块回娘家
驰名双标
辛勤给婆家生下两个孩子
AAA
为了200块吵架的婆娘就不要了
蒲公英 回复 12-05 18:19
这200块只能算补贴,这女的要公婆给她做被子不拿钱,觉得公婆应该自己掏钱给她做被子,丈夫觉得父母不容易补贴点而已,一床被子都要200块左右了,
简单
夫妻一场200块的权力也没有,那结婚的意义是什么?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