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医学泰斗陈菊梅躺在床上,打完麻药,平静做出了一个近乎疯狂的决定:拔光

百晓生采风 2024-03-05 17:28:10

1972年,医学泰斗陈菊梅躺在床上,打完麻药,平静做出了一个近乎疯狂的决定:拔光我所有的牙齿、摘掉扁桃体、切掉阑尾!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艰难岁月里,陈菊梅,一个有着坚定信念和无比热诚的医疗工作者,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最为传奇的医生之一。她的身影活跃于传染病肆虐的年代,那时各种疾病如同洪水猛兽一般,无情地吞噬着无数生命.   尤其是那些难以治愈的传染病,诸如麻花和麻疹等,更是让无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那个年代的中国,仅上述几种病症的病例就已经数万例之多,这无疑给了陈菊梅沉重的压力和艰巨的任务。然而,她从未因此而退缩。   她知道,作为医生,她的职责就是要竭尽所能地将每一位患者从死亡的边缘线上挽救回来。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陈菊梅几乎每天都穿梭在各个科室内,她的工作强度之大,就连医院领导也看不过去了,纷纷建议她休息一下。   但每当看到那些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她都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了紧张的治疗工作中。陈菊梅就这样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时间都奉献给了患者,没有丝毫的个人时间可言。她从未有过丝毫的怨言,因为在她眼中,那些患者们所承受的痛苦远比她要严重得多。   正是这样的付出和努力,使得陈菊梅成功解决了当时肆虐的各种传染病问题。然而,新的挑战很快又来了,那就是脑炎病毒的爆发。这场突如其来的病毒疫情让整个医疗系统都陷入了紧张的战斗状态,而陈菊梅自然也成为了抗击疫情的核心力量。   在医院内部,大家对陈菊梅的专业精神和敬业态度无不赞叹不已,都认为她成为了医院的楷模,无人能出其右。凭借着过硬的医术和不懈努力,陈菊梅成功地救治了大量感染脑炎的患者。正当她觉得可以稍微喘一口气之际,一个新的挑战又摆在面前——那就是肝炎。   在当时那个年代,肝炎几乎是一种绝症,它的出现再次让人们笼罩在恐慌之中。面对这一新的病魔,陈菊梅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个人休息,她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肝炎的研究工作上。她深知,只有研发出有效的药物,才能拯救那些深陷病魔困扰的人民。   在实验室中,陈菊梅不分昼夜地进行着研究和实验。长时间的工作让她自己的身体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她丝毫不在意,因为她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越早将药物研究出来,就能越早救更多的人。   皇天不负有心人,通过对五味子药材的深入研究,陈菊梅终于发现了能够降低转氨酶的有效成分。这一重要发现为肝炎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此后,她又继续投入到新的研究工作中,直到96岁高龄,她才结束了她那充满奉献和牺牲的医学之路。   回顾陈菊梅的一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医者仁心的伟大情操。她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正是因为有了像陈菊梅这样无数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劳动,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地进步,人民的健康才能得到更好地保障。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付出,也让我们为他们的崇高精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1 阅读:246

评论列表

光阴之逝

光阴之逝

2
2024-03-06 13:39

埋头苦干的才是真医生,这是医德的一个重要体现!整天视频出镜,看似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偏离了一个品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的基本品质。孙思邈,华佗等都不是整天宣扬自己医术厉害,而是默不作声的研究和救治,才有了千年的名声!

百晓生采风

百晓生采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