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俨然成了败坏国家公信力的排头兵! 连日来,全国多地出现智能燃气表“超速”现象。而官方对此的回应,根本无法令民众信服。 水、电、煤气,在民众的认知中,首先应该是纯纯的国企,而当下,似乎除了收电费的电网公司是纯国企之外。自来水公司早就有外资的了,而国内五大燃气公司,没有一家是纯国企,最多是国有控股。这恐怕与民众的认知大相径庭。 水、电、燃气企业,都是民生企业,而民生企业,在民众的认知里,是应该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而且,国企,就代表着品质有保障、服务更稳定,然而,事实上却是,这些民生企业,却似乎努力在让老百姓“民不聊生”。 全国多地出现智能燃气表“超速”现象之后,老百姓对“智能电表”也产生了怀疑,尽管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智能电表”产生了“超速”现象,但换了“智能电表”之后,字走得更快了,似乎也不是错觉。 智能燃气表的“超速”现象,在挑战消费者耐心和智慧的同时,也严重伤害了国企的形象,人们也不知道这些国企的底线在哪里。如果不是重庆燃气因为心太黑、韭菜割的大狠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相信他们会继续突破曾经的底线。 重庆智能燃气表“超速”事件似乎已渐渐平息,但人们的质疑将长久存在。当银行把你的存款变成基金,当燃气公司可远程操控你的气表,当电力公司发的电没卖的多,难道受影响的仅仅是企业和消费者吗? 尽管燃气公司、自来水公司,有外资、有民企,但绝大多数还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压舱石他们,如果信誉一旦滑坡,影响的可不只是企业本身,国家的公信力也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国企,俨然成了败坏国家公信力的排头兵! 连日来,全国多地出现智能燃
命难违运事
2024-04-26 12:26:17
0
阅读:438
宋时刚海纳百川
都认钱不是好事儿,还是加强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