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非升即走”制度,在国内遭遇争议与质疑?原因就在于没有从教师、科研人员的实际出发,为教师、科研人员创造让他们能投入教学、科研的环境, 却要让他们在聘期内快速出成果,而且将成果量化。这导致青年教师不堪重负。 美国大学实行的“非升即走”制度却得到普遍认可,是因为这一制度首先给教师、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如博士毕业的新聘教师可以独立带博士,有自己的独立实验室,有非竞争性的科研经费支持;其次对其学术能力、学术贡献进行专业评价。由于给了充分的支持,如果一名教师没有达到晋升条件而“非升即走”,也不会认为是学校没有给自己提供好的条件。另外,从一个学校离开后 ,再就业的难度也不像国内那么大,博士毕业在高校干了几年后“非升即走”,这时再找工作就很尴尬。 近年来,“非升即走”制度几乎每年都会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如何改善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环境,怎么破除学术评价的唯论文、唯项目、唯帽子论,这是需要高校直面的问题。
为什么“非升即走”制度,在国内遭遇争议与质疑?原因就在于没有从教师、科研人员的实
熊丙甲看教资
2024-05-13 18:46:37
0
阅读:1361
念天地之悠悠
办公人员怎么不走?
强哥 回复 05-15 12:28
办公人员走了,谁来享福呢?铁打的行政,流水的科研、科研是为行政服务的
sorceress
这套吃人理论在中国存在的底层逻辑就是中国有14亿人,最廉价的就是人,所以才叫人口红利,就是火一样的利润,但凡是上过班的人都懂,公司的利润给谁了?
黑白雄雌
大学里把老师当奴隶看待!把老师当成了鸬鹚!
乌卡乌卡
高校行政才是真正的老师,一个科员就能让大学教授低头。
炮打欧美
钻空子的人太多,可惜宋博士硕士毕业就以为有了北大的实力,太天真了
致远
这篇文章是真正说到点子上,其实高校教师不是不想搞科研,确实是基金项目名额太少,必然有不少教师拿不到基金和项目。高校既然这么重视科研那为什么不按照研究所的方式进行管理,院士和牛人们把课题拉进来,组织教师做课题不香吗?现在这种体制钱都归申请人,很多高校形不成科研团队,可是现在真正有价值科研成果很多都是多学科交叉合作形成的
强哥 回复 05-15 12:32
都他们形式主义,骗经费而已,你觉得这种环境下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搞研究呢?天天关系,跑项目的人能够静下心来搞科研?你信吗?我是不信的。一个好的制度应该让搞科研的人一心搞科研,不被乱七八糟的事分神,不用考虑人际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出成果
HB 回复 强哥 05-16 11:23
你说的对,老是在外面跑,搞不了科研。我双非副高,我师弟985正高,有次跟他讨论个问题,他说自己好几年都不搞科研了,他的成果基本都是学生做的
用户10xxx62
应该是造假压力巨大
黑白雄雌
可耻、可恨、可杀、可刮的大学校长、大学行政学术双肩挑教授、大学帽子教授!
用户95xxx84
以后院士4年拿不到诺贝尔或者国家最高科学奖,取消院士资格。校长如果4年拿不到院士,自动撤职。我觉得这才有点意思。
李兵
要坚决废除这个制度!
hnl7628
用这个制度管理科研人员的人是科研人员吗?他们还在科研吗?
用户14xxx66
非升即走模式为啥只针对青年教师?
若瑜
哪里啊,学校也让他退补助和津贴呢。逼人的招儿狠着呢,现在又在装无辜。。。
温柔一刀
因为你走了还有人挤破头想来,最不缺的就是人
九爷
国外的东西到国内水土不服
杨树
领导走不走?
为人民服务
中国人多啊,想当教授的人多了去了。而且很多时候科研和产界脱节,博士毕业继续科研,相当于舒适区,所以都往这条路上挤,那就越来越挤呗
只买国货
愿赌服输,觉得不公开,当初可以不签协议。
用户12xxx53
软刀子
用户10xxx54
精髓不想学,画完发现虎成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