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围绕“预制菜”的风波,让餐饮巨头西贝和网红罗永浩双双站上热搜。
事情起因于9月10日,罗永浩发微博吐槽在西贝用餐体验极差:“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随后在新闻发布会中强硬回应,连用三个“一定”强调:“我们一定会起诉罗永浩!”并还原当晚就餐细节,称罗永浩现场说“挺好”、还积了分,一转身却发博抨击,“伤害巨大”。
罗永浩也不甘示弱,连续发博回击,甚至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直言:“我准备好了。”
不少网友惊呼:“餐饮界和科技圈顶流互撕,真是活久见!”

根据贾国龙描述,当晚罗永浩一行五人点了15道菜,消费830元。用餐结束后服务员询问体验,对方回答“挺好”,结账时还主动累积会员积分。
但仅一小时后,罗永浩发出微博:“几乎全是预制菜,真恶心。”
贾国龙直言这类行为已超出正常消费者范畴:“吃得不满意当场说,我们秒退换免单!但你吃得光光、积分也拿了,回去发微博骂,这不公道。”
他强调,商家不怕批评,但拒绝恶意中伤,“西贝五年账目随时可查,我们合规经营。”

针对“起诉消费者是否合适”的质疑,贾国龙坚决将罗永浩的“用户身份”和“博主行为”切割开来:
“作为用户,我感谢他来消费;但作为博主,他持续发博造成商誉伤害,这早已超出正常反馈范围。”
他认为,罗永浩作为影响力极大的公众人物,发表言论应当更负责任。“我们欢迎真实反馈,但不是这种背后插刀。”

更刚的是,西贝宣布即日起全国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不是套餐,而是复制罗永浩当晚点过的所有菜品,消费者可任意单点。
同时还承诺两大保障:
不好吃,不要钱,当场退菜;
欢迎随时进后厨,参观任何一道菜的制作过程。
这波操作,被网友称为“绝地反击式营销”。是否真能挽回信任,还需顾客亲身体验。

罗永浩迅速回应,不仅同意“放马过来”,更发出10万元悬赏,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实锤证据。
他讽刺道:“能把现做的菜做得全是重新加热的味道,肯定是高科技了。”
双方针锋相对,谁也不让谁。评论区早已炸锅,有人站西贝:“价格明码标价,嫌贵别去”;也有人支持老罗:“人均160吃预制菜,还不让说?”

这场风波真正折射的,是消费者对预制菜日益敏感的态度。
随着餐饮标准化扩张,不少连锁品牌的确依赖预制菜降本提效。但问题在于:消费者是否知情?价格是否合理?
贾国龙也坦言:“如果顾客觉得不值这个价,我们可以讨论。但不能接受恶意贬损。”
值得思考的是,当预制菜逐渐普及,品牌该如何透明经营、定价公道?消费者又该如何理性表达?

这早已不是一顿饭的事,而成了企业声誉与公众监督之间的一场博弈。
西贝公开账目、开放后厨,是一种自信,也更像是一场豪赌。老罗的悬赏和监督,则代表着消费者对知情权和公平交易的强烈诉求。
无论孰是孰非,这场交锋都将成为餐饮行业透明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你支持西贝还是老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