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八一晚会上,毛阿敏唱的这首人尽皆知的童谣,向全世界公开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秘密,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向全世界公开我们的军事绝密! 【来源:环球网2023.10.16这首人尽皆知的童谣,竟是我国首颗原子弹的密语!】 你可能哼唱过这首童谣,但你绝对想不到它背后的故事。 “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 然而,隐藏在这天真烂漫的歌词背后的,却是新中国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段关乎国家命运、民族崛起的奋斗史诗。 这段历史,就从这首看似简单的童谣开始说起。 “小皮球”,它可不是我们平时玩耍的那个玩具,而是代表着一个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大杀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中国领导人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自主研发核武器。 “架脚踢”可不是简单的玩耍动作,它指的是一个高达102米的钢铁巨人——原子弹爆炸试验塔。 这个庞然大物矗立在荒凉的戈壁滩上,支撑着“小皮球”,等待着那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 “邱小姐”,这是中国科研人员送给第一颗原子弹的昵称。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也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核武器国家,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你可能好奇,“马兰”究竟是什么? 它可不是一种普通的植物,而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基地的代号——马兰基地。 这个名字,源于罗布泊戈壁滩上一种顽强生长的野花——马兰花。 它象征着希望和坚韧,也代表着中国核武器科研人员在极端环境下自强不息、默默奉献的精神。 “二十一”和“二十九”这两个数字,也蕴藏着特殊的含义。 “二十一”指的是马兰基地最初的名字——21实验基地,而“二十九”则代表着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29位功勋科学家,包括程开甲、吕敏等。 这些“国之脊梁”,为了祖国的强大,隐姓埋名,默默奉献,在荒凉的戈壁滩上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 马兰基地,一个隐秘的名字,一个承载着希望和梦想的地方。 它位于新疆罗布泊,这里环境恶劣,气候干燥,人迹罕至。 然而,就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中国核武器科研人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了祖国的核武器事业,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祖国,隐姓埋名28年,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 这些“马兰人”的故事,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奉献精神,什么是自力更生,什么是艰苦奋斗。 1992年,一首名为《马兰谣》的歌曲在八一晚会上唱响,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 这首由著名歌唱家毛阿敏演唱的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感人至深的歌词,将马兰基地和那些默默奉献的“马兰人”的故事展现给了世人。 《马兰谣》的传唱,也是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核力量的一种独特方式。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祖国的核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马兰花开的地方,是一片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土地。 马兰精神,薪火相传,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社会#
1992年,八一晚会上,毛阿敏唱的这首人尽皆知的童谣,向全世界公开了中国第一颗原
聊聊环宇事
2024-07-08 11:49:01
0
阅读:1029
用户12xxx27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