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在狱中服刑,得知儿子高考697分喜极而泣,儿子:准备上北大,我和弟弟妹妹不怪

聊聊环宇事 2024-07-11 14:49:20

男子在狱中服刑,得知儿子高考697分喜极而泣,儿子:准备上北大,我和弟弟妹妹不怪你,在家等你回来 69.7。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数字。 但在巢湖监狱,在小伟眼里,这串数字如同烙印,灼烧着他的记忆,也点燃了他心中微弱的希望之火。 两年前,小伟因为犯了错,锒铛入狱。 高墙隔绝的不仅是自由,还有他和家人之间原本亲密无间的联系。 妻子带着年幼的儿女离开,只剩下无尽的悔恨和对未来的迷茫,像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内心。 2024年7月,安徽的气温节节攀升,高考的热浪也席卷而来。 这一年,是小伟儿子参加高考的日子。 身处高墙之内,他无法像其他父亲那样陪伴儿子备考,更无法亲眼见证儿子走进考场。 煎熬中,一笔来自家人的汇款让他喜出望外——69.7元。 看到这串数字,小伟先是一愣。他知道,这是儿子高考分数。 小伟在坐牢之前,曾经跟家里说过,要用自己的钱,把自己的成绩发出去,以示对自己的关心。 697分!儿子考上了北大! 喜悦、激动、愧疚、欣慰……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化作泪水,模糊了小伟的双眼。 他多想此刻能亲口告诉儿子,他有多骄傲,多自豪。 然而,高墙无情,他只能将这份复杂的情感深埋心底,化作改造的动力。 他知道,只有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回归家庭,才能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才能真正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陪伴、守护儿子。 时间回到高考前夕。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小伟的儿子内心五味杂陈。 两年前,爸爸被关进监狱,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一道惊雷,将他们一家人分散开来。 年轻的他不能理解,更不能容忍自己的父亲做出这样的事情。 迷茫,无奈,愤恨,种种负面的情绪,将他团团围住。 有几次,他都有了退学的念头。 “你爸爸虽然犯了错,但他一直很爱你,也希望你能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母亲的话语在他耳边回响,也渐渐抚平了他内心的伤痛。 他开始明白,怨恨无法改变现状,唯有努力学习,才能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才能让父亲看到希望。 所以,他把所有的伤心,所有的愤怒,都化为了学习的力量,投入到了知识的海洋里。 努力是有回报的,他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大。 得知儿子考上北大的消息后,巢湖监狱的民警特意为小伟安排了一次与家人的通话。 “爸,我高考六百九十七,马上就要考上北京大学了。”手机里传来了孩子的声音,语气很坚决,也很温柔,“我们兄妹不会责怪你,我们会等着你回来的。” 小伟终于忍不住了,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他是真的感动了!“我错了,我错了,我错了。 不过,你的结果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会把这个当成一种动力,好好改变自己,早点回去。” 简短的通话,却跨越了高墙的阻隔,传递着浓浓的亲情,也传递着希望和力量。 小伟儿子的故事,只是巢湖监狱“亲情帮教”举措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巢湖监狱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在高考前夕,对家中有考友的罪犯,特别安排了“家访”、“家访”等形式,使其与家庭建立起感情联系,激励其主动改过自新,早日重返社会。 高墙内,小伟在努力改造,用实际行动为自己赎罪; 高墙外,他的儿子即将步入北大,开启人生新篇章。 69.7元,不仅是高考分数,更是希望的种子。 它在爱与责任的浇灌下,生根发芽,终将长成参天大树,为这个曾经破碎的家庭撑起一片新的天空。 消息来源:九派新闻

0 阅读:638

评论列表

用户35xxx43

用户35xxx43

6
2024-07-11 16:58

难道一定要从政吗?

奋斗

奋斗

2
2024-07-11 20:05

葡萄好酸啊

用户10xxx66

用户10xxx66

2
2024-07-11 15:02

以后的政审呢

聊聊环宇事

聊聊环宇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