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之恩大于天啊!1998年,浙江,5岁女孩被寄养到陕西,一个农民家里。6年后,亲生父母强行把她领走。谁料,女孩大学毕业后,瞒着亲生父母,四处发消息,寻找养父养母。 2004年9月,阳光懒洋洋地洒在鱼录庆家的小院里。11岁的朱雨婷正坐在屋檐下,用一台老旧的复读机反复背诵着课文。 白淑云坐在一旁,目光慈爱地注视着这个她视如己出的女儿,突然,院子里传来陌生的脚步声。两个面生的中年人出现在门口,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 白淑云抬头一看,顿时如遭雷击。她立刻认出了这对夫妇——他们是朱雨婷的亲生父母。白淑云的表情瞬间凝固,眼中闪过惊讶、担忧,最后化作无法抑制的泪水。 朱雨婷疑惑地看着这突如其来的访客,不安地靠近了养母。 朱雨婷的亲生母亲忍不住上前,想要拥抱许久未见的女儿。她哽咽着呼唤女儿的名字,眼泪不住地往下掉。 然而,朱雨婷本能地躲开了,跑到白淑云身边寻求庇护。这个陌生女人的热情让她感到困惑和害怕。白淑云强忍着内心的痛楚,轻轻拍着朱雨婷的后背,试图安抚她的情绪。 亲生父亲深吸一口气,开始解释他们此行的目的。他们想把女儿接回家,白淑云感到呼吸困难,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天旋地转。 朱雨婷则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是紧紧抓住养母的衣角,不愿意离开。 在接下来的谈话中,亲生父母详细解释了1998年将女儿寄养的原因。那时他们忙于生意,无暇照顾年幼的女儿。 后来承包的小煤窑发生事故,导致他们倾家荡产。无力支付寄养费用的他们,不得不暂时放弃接回女儿。 说到这里,两人的眼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他们表示,这些年来对女儿的思念从未停止,如今终于有能力弥补过去的过错。 亲生父母继续说着,描述这些年如何努力重建家庭经济,现在终于有能力为女儿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他们谈到了对女儿未来的规划和期望,试图说服白淑云这对朱雨婷更有利。 白淑云听着这些话,内心陷入了巨大的挣扎。她理解亲生父母的权利,但又不舍得放手。她想向他们解释朱雨婷在这里的生活有多幸福,他们之间的感情有多深厚。 但最终,她意识到自己无权阻止,只能默默流泪。 回想起当初,白淑云以为朱雨婷是被送给他们家的。这个误会让她将全部的母爱倾注在这个孩子身上。 朱雨婷的到来不仅填补了她无法生育的遗憾,更让她的精神状况明显好转。如今,失去"女儿"的恐惧和不安几乎要将她吞噬。但她努力控制着情绪,不想在朱雨婷面前崩溃。 最终,白淑云无奈地点头同意。她强忍泪水,帮朱雨婷收拾简单的行李,给朱雨婷最后一个拥抱。 为了不让朱雨婷太过伤心,亲生父母告诉她要带她去镇上买新衣服。朱雨婷半信半疑,回头看向养母寻求确认。 白淑云强颜欢笑,鼓励朱雨婷跟他们去。看着车子渐渐远去,白淑云站在原地,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气。 鱼录庆回家后得知情况,震惊之余也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夫妻俩相互安慰,期待着朱雨婷能够回来看他们。 转眼间,当年那个被寄养的小女孩朱雨婷已经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望着窗外的繁华都市,雨婷的思绪总会不自觉地飘回那个遥远的小山村。 然而,每当雨婷提起要去商洛寻亲时,亲生父母总是极力阻拦,那些争吵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父母担心她的安全,怕影响学业,甚至威胁要断绝关系。 雨婷理解父母的担忧,但内心对养父母的思念却与日俱增。这个问题成了家庭关系中的一根刺,让原本温馨的氛围变得紧张起来。 如今的雨婷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仰仗父母的小女孩了。她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成年人,有权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 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再次踏上寻亲之路。一位热心网友看到了她的消息,利用自己的本地资源,帮忙查找可能的线索,终于找到了可能的养父信息。 当熟悉的村庄轮廓出现在眼前时,雨婷的心跳加速,眼泪不自觉地涌了出来,当雨婷终于见到年迈的养父鱼录庆时,两人相拥而泣,多年的思念在这一刻得到了宣泄。 然而,欢喜之后等待雨婷的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养父带着她来到村头的一座坟前,告诉她养母白淑云几年前已经去世了。 雨婷跪在养母的坟前,抱着墓碑痛哭失声。她回忆起养母对她的种种关爱和付出,懊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回来看望。 慢慢平静下来后,雨婷感恩自己还能见到养父,雨婷向养父承诺会经常回来看望他,计划给他买新衣服、家电等改善生活,雨婷表示要尽自己所能,弥补这些年来的亏欠。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责任,更是对养育之恩的回报。虽然无法改变过去,但她决心要让养父的晚年生活充满温暖和幸福。
养育之恩大于天啊!1998年,浙江,5岁女孩被寄养到陕西,一个农民家里。6年后,
洛风阐社会
2024-09-09 10:49: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