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王继才接任了守岛任务,从此驻扎在只有0.013平方千米的开山岛,而他和妻子这一守就是32年,但令人惊讶的是,他的月工资只有150元。 1986年,王继才站在小渔船上,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海浪不断拍打着船身,小船在波涛中颠簸起伏,仿佛随时可能被吞没。 王继才的心情就像这海面一样起伏不定,既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充满期待,又对未知的挑战感到些许忐忑。 远处,一个小小的黑点逐渐在视线中放大,那就是他此行的目的地——开山岛。随着距离的缩短,岛屿的轮廓变得清晰起来。 王继才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个将要成为他新家的地方,比想象中还要渺小和荒凉。他这才注意到,岛上没有平缓的沙滩,四周都是陡峭的岩石,汹涌的浪花不断拍打着岸边。 站稳脚跟后,王继才环顾四周,整个岛上到处都是嶙峋的岩石,连一棵像样的树都看不到。海风呼啸而过,带着咸涩的气息,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艰苦。 夜幕很快降临,没有电力供应的小岛陷入一片漆黑,海风从破旧的窗户缝隙中灌入,寒意阵阵袭来,让他不由得裹紧了身上单薄的毯子。 就在王继才以为这就是最糟糕的情况时,蚊虫的嗡嗡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无数蚊子像是找到了新的美食,疯狂地向他扑来。 淡水短缺成了最大的问题。王继才不得不精打细算,每天只用少量水简单洗漱,连洗澡都成了奢侈。 随着时间的推移,孤独感开始悄然袭来。整天除了海浪声,王继才听不到任何人声。他开始怀念家乡的喧嚣,怀念和朋友们的欢声笑语。 恶劣天气更是让这个小岛变成了一个危险的地方,每当台风来袭,王继才常常担心破旧的房屋会在下一秒倒塌。 然而,尽管环境如此艰苦,王继才仍然坚持每天按时完成自己的职责,每当想要放弃的念头涌上心头时,王继才就会想起组织对他的信任和嘱托。 无论多么艰难,他都要坚守这个岗位。这不仅是对组织的承诺,更是对自己的考验。 此时他的妻子王仕花正在家里忙着照顾两岁的女儿。突然,邻居老李气喘吁吁地跑来,带来了一个让她心神不宁的消息:"仕花啊,你知道吗?你家继才去守岛了!"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击中了王仕花。她呆立在原地,脑海中闪过无数个问号:守岛?什么岛?为什么?丈夫怎么从未提起过? 接下来的几天里,王仕花心急如焚,四处打听开山岛的情况。每一个细节都让她更加担心:荒无人烟的小岛、恶劣的天气条件、匮乏的生活物资......她无法想象丈夫是如何在那样的环境中生存的。 终于,王仕花下定决心要亲自去岛上看看,乘坐小渔船王仕花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开山岛,爬上岸,她看到了那个朝思暮想的身影——王继才。 然而,眼前的丈夫却让王仕花一时难以认出:胡子拉碴,面容憔悴,皮肤被海风吹得黝黑粗糙。那一刻,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 王继才显然没想到妻子会突然出现,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反应,王仕花接着列举了岛上的种种困难:缺水少电、物资匮乏、环境恶劣。她苦口婆心地劝说:"继才,咱们回去吧。" 面对妻子的劝说,王继才始终保持沉默。他的目光越过妻子,望向窗外那片蔚蓝的大海,他不能走,这里需要他。 王仕花被丈夫的话语深深打动。她忽然想起了自己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她可以为了教育事业坚守在偏远山区,为什么不能理解并支持丈夫守护国家海防的决心呢?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王仕花心中萌生。她要辞去教师的工作,和他一起守岛! 从那天起,开山岛上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清晨,王继才夫妇都会准时升起国旗。那面五星红旗在海风中飘扬,不仅是对国家主权的维护,更是他们坚守信念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继才夫妇在开山岛上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他们协助破获了多起走私、偷渡案件,成为了守卫海防的一道重要防线。 岛上的环境也在他们的努力下逐渐改善。他们种植的树木慢慢长大,为这个荒芜的小岛增添了一抹绿色。 最难熬的,还是漫长的寂寞时光。除了彼此,他们听不到其他人的声音,看不到其他人的身影。有时,思念和孤独会像潮水一般涌来,几乎要将他们淹没。 但每当这时,王继才和王仕花就会相视一笑,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他们知道,只要有彼此在身边,再大的困难也能够克服。 然而,命运总是难以预料。2018年,王继才还是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开山岛。这个坚守了32年的岛屿,见证了他的青春、奋斗和牺牲。 王继才的逝世消息传开后,全国各地群众纷纷表示哀悼。当地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数千名群众自发前来送别这位守岛英雄。 王继才的事迹被广泛报道,感动了无数人。他用平凡的坚守诠释了伟大的爱国情怀,用普通人的担当展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
1986年,王继才接任了守岛任务,从此驻扎在只有0.013平方千米的开山岛,而他
洛风阐社会
2024-09-20 14:32:55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