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廖耀湘兵团死活打不下黑山? 公平的说,在当时指挥东北“国军”作战的将领中

鸿史来了 2024-09-21 11:56:33

为什么廖耀湘兵团死活打不下黑山?

公平的说,在当时指挥东北“国军”作战的将领中,廖耀湘的脑子是比较清醒的,用电影《大决战》里103的话说,“廖耀湘毕竟是法国圣西尔军校吃过黄油面包的,打仗鬼精鬼精的。” 从当时的局势来看,廖耀湘选择进攻黑山无疑是正确的。据廖本人事后回忆,“我当时认为准备行动中,最急要的一着,是先攻占黑山。因为无论向哪个方向行动,出营口、退沈阳或继续向锦州进兵,都以先攻占黑山为有利。”

并且,至少从纸面实力来看,廖耀湘有足够的力量攻占黑山。他手中掌握着国民党在东北最强大的机动兵团,包括新一军、新六军以及新三军、四十九军和七十一军,总兵力约11万人,其中新一军和新六军都是赫赫有名的“五大主力”,兵力火力都占绝对优势。

反观我军,守备黑山的仅有十纵(梁兴初)和配属的一纵三师和内蒙古骑一师,炮兵只有3个山炮营还没多少炮弹,兵力还不到敌人的五分之一。此时已经时近11月,东北天寒地冻,可十纵官兵连棉衣都没有。 但是,面对战略地位如此重要的黑山,廖耀湘一开始派出的却不是精锐部队,而是四十九军、骑兵第三旅和新三军十四师;直到22日下午,廖才命令新一军军长潘裕昆为总指挥,以新一军为主力发动进攻,“此系不计牺牲,务求攻占黑山走廊之命令”。

表面上看,新一军已经是廖兵团的“看家部队”,廖耀湘这回是拿出了家底;但如果盘一下廖长官的历史,那可就未必了——廖耀湘曾长期担任新六军军长,新六军才是他的“自家人”,而新一军是孙立人的起家部队(此时孙立人以被蒋调任代理陆军副总司令兼陆军训练司令)。对此,新一军官兵心知肚明,以至于其部署新一军攻击黑山一线时,新一军新编三十师师长文小山就曾提醒军长潘裕昆,“廖平时的指挥多损人利己,我们对此不能不有所顾忌。”

主帅、将领互相不信任甚至相互猜忌,这种仗怎么打? 从本质上说,廖兵团这种状况,是国民党军队军阀属性所决定的——一名将领只要失去了起家的部队,就几乎等同于失去了立足之地,即使是廖耀湘这种吃过法国面包、潘裕昆这种黄埔嫡系也不例外。这就导致他们在指挥作战时患得患失、顾此失彼,表面庞大的兵团内部却各怀异心,打顺风仗时固然不会出多大事,一旦遭遇逆风仗,离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

对比我军这边,无论哪支队伍,首长用起来都得心应手。拿内蒙古骑一师来说,这是一支以蒙古族为主,包括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回、满、汉各族指战员组成的骑兵部队,他们缺乏防御作战的经验,打阵地战不占优势。但即便如此,该师官兵仍然坚决执行命令,与包围他们的国民党二〇七师拼死血战,守在最前线的二连官兵几乎全员牺牲也未后退一步。这样的军队,当然能打胜仗。 至于我军打胜仗的根本原因,可以来看一段梁兴初亲眼见证的故事:十纵官兵夜行三十公里赶到黑山,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大娘举着一件破棉袄,一定要批在我军战士身上。原来大娘的儿子不久前冤死在国民党军队手中,而她手中的破棉袄就是儿子曾经穿过的。

4 阅读:19067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05

用户13xxx05

72
2024-09-21 17:22

廖耀湘要是一开始就排出新六军,新一军猛攻,或许还能打开一条出路,关键是都到这个时候了还想保存实力呢!

海涛 回复 09-23 22:24
是的,陈诚到东北搞的扩编,新一军拆出新38师做基干组建新7军,收长春最后投降,新6军拆出一个主力师组建了新5军,三下四保被围歼,辽沈时新1新6都只剩一个主力师了,掺的都是暂编师

用户10xxx14 回复 海涛 10-01 10:41
不对,新6军拆出14师,被编成新3军。新1军还有新30师和50师。也就说驻印军5个师,其中有4个师仍在廖兵团。新5军是从52军94军拆出的两个师组成的

用户13xxx19

用户13xxx19

50
2024-09-21 14:16

兵力还不到敌人的五分之一。囯军11万人,五分之一是2.2万人,十纵加二个师不到2.2万人?

用户11xxx73 回复 09-24 09:23
小编的话都是这样,靠胡编

用户10xxx14 回复 10-01 10:56
黑山的东野10纵,加上1纵3师、内蒙古独立师。总兵力五六万应该有的,但面对10万廖兵团精锐,压力还是巨大的。

神经蛙

神经蛙

41
2024-09-21 12:24

士气是那场战斗成败的决定因素!

用户48xxx70 回复 09-21 13:40
确实如此

津龙

津龙

21
2024-09-21 19:10

廖耀湘是法国军校毕业,所以投降是法国的传统。

冰傲哥哥 回复 10-12 15:33
他是直接被俘虏了,投降个毛

用户10xxx88 回复 09-22 07:11
法国二战后 一算其实没啥损失,照样大国。英国一算损失不小………

前进,达瓦里希

前进,达瓦里希

14
2024-09-22 14:17

西进兵团从沈阳出击,后无援军彻底成为一支孤军,黑山有东野四个纵队狙击,林彪的总预备队一直没动就是准备阻击西进兵团。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回复 黄林 11-07 23:23
廖耀湘之外,卫立煌手里也没啥野战军了,周福成看家护院都勉强

黄林 回复 09-24 14:36
黑山阻击战廖耀湘的西进兵团并不是孤军,它的背后还有卫立煌指挥的东北剿总的部队,就是在辽沈战役后期廖耀湘快要被围的时候卫立煌还给他搭浮桥让他退回去,他不可能罢了。黑山阻击战只有十纵加一个师有梁兴初将军指挥,打的也非常惨烈,国民党的新一军新六军战斗力、战斗意志不输解放军,军官带头冲锋原地拿尸体垒掩体。可是就是没有冲过解放军的防线

聖光

聖光

11
2024-09-24 08:59

上下同欲者胜,人心向背决定了国民党必然失败。

凉山鹰

凉山鹰

9
2024-09-22 15:00

国军是猪!全是猪!廖耀湘兵团占领共军后勤补给基地彰武,吃饱喝足应该赶紧参战,这帮猪干什么呢?赶紧抢运粮食回沈阳去卖!都啥时候了,还在想着发财!

雨夜星空 回复 09-27 14:42
哟,台湾人

老黑

老黑

9
2024-09-24 10:47

当时和东野相比,廖耀湘兵团火器当年已无任何优势!

天哥

天哥

8
2024-09-21 23:30

拿内蒙古骑一师骑兵部队打山头阵地防御战?梁兴初不可能这样用兵吧?

西门吹光

西门吹光

8
2024-10-02 14:46

总是有一群求精不懂的网络军事家来谈兵论武!东北都入冬了,我军十纵尽然没有棉衣?作者估计是没去过东北。而且,你也把四野想象得太穷了!至于廖耀湘为什么打不下黑山,原因有多种,而最关键的是国军战略战术目标不明确。。杜律明,卫立煌,蒋介石一天几十个电报发给廖耀湘,而且内容是南辕北辙,你让部队如何作战。。这种情况下,你就是把你们的战神粟裕派上去也是必败无遗!

老虎吕德兴

老虎吕德兴

6
2024-10-22 10:42

卫立煌邦忙搭浮桥让廖退回去,是为了邦助四野封闭东北大门!卫立煌界就和我地下党联系上了。卫立煌将军是个很有民族气节的军人,卫立煌在抗战中就对将的假抗战真巢共十分不满,看到我军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英勇抗日,私下给了我军很多粮食和武器弹药,被将介石知道了,就骂他通共。曾经卫立煌被日军追着跑,是八路军掩护他才撤下来,杨勇将军亲自迎接他的,他顺便访问了延安,和我党高层朱总司令等作了深入了解和交流,后来和我军一起办起了游击训练班,在日本投降后,将介石觉得他太亲共就让他解甲归田,他提出出国考察,在国外转了几个国家后住在香港,这时就和我党联系上了。没想到东北的牡聿民、陈诚都不行,将介石又想起他了,卫立煌到了东北就混日子了、装样子了,后来将要他从长春突围,他强调理由不走将也没办法,他还要廖兵团回长春邦助我军封闭东北大门,搞的廖六神无主拿不定主意。解放后卫立煌从国外回国,周总理亲自到机场迎接,毛主席带六大元帅给他接风,被安置在广州居住便于做统战工作。

红猪 回复 11-06 12:47
卫立煌将军素有“七路半”之名

帝国时代

帝国时代

5
2024-10-27 03:52

还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啊!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吴凡

吴凡

4
2024-10-07 00:11

即便打下黑山,101还是有后手,因为塔山没出动总预备队。

阳光普照

阳光普照

4
2024-10-28 16:18

看到最后一段,我哭了

和成天下

和成天下

4
2024-10-14 09:24

最后一段最能说明问题,民心决定命运

用剑的叮当

用剑的叮当

3
2024-09-22 13:44

新一军新六军就是纸老虎,辽沈战役里没有起来一点水花。

鲁北撸串

鲁北撸串

2
2024-09-22 08:14

国军进攻缺乏主动, 防守缺乏坚韧。也就几支王牌军可用,但又过于珍惜。

用户75xxx98

用户75xxx98

2
2024-09-24 13:31

廖的总部被端了,指挥系统乱套了,加速失败的进度

鸿史来了

鸿史来了

军情情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