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慈禧的屁股上长了疖疮,烦躁的很。太医们束手无策,毕竟谁敢摸太后的屁股

鸿史来了 2024-09-25 11:23:42

1880年,慈禧的屁股上长了疖疮,烦躁的很。太医们束手无策,毕竟谁敢摸太后的屁股啊。

1880年,慈禧太后正值掌握大清国政的巅峰时期,却因一个意想不到的小病——长在屁股上的疖疮,而烦躁不安。宫中的太医们虽医术高明,但谁也不敢轻易触碰太后的身体,尤其是这样一个尴尬的部位,生怕一不小心就惹祸上身。无奈之下,慈禧的心腹太监李莲英只好在宫外寻访民间医者,希望能找到一位大胆又有办法的人来解救太后。 李莲英四处奔走,最终通过李鸿章的关系,找到了一个在民间颇有名气的郎中,名叫薛福辰。这位薛福辰虽不是什么名医,但在当地百姓中却有着不错的口碑,医术也算得上有一手。听说太医院的太医们束手无策后,薛福辰并未表现出畏惧,反倒是一口答应了下来,愿意进宫为太后诊治。 然而,进入宫中面对威严的慈禧太后,薛福辰才意识到事情的复杂性。慈禧微微抬眼打量着他,语气冷淡:“听说你医术高明,若能治好哀家的病,重重有赏;若治不好,哼,你的脑袋就别想要了。”薛福辰心里一阵紧张,但仍旧镇定地叩首回应:“老奴一定尽全力医治。”然而,尽管表面平静,他的内心早已忐忑不安。 薛福辰回到大殿后,开始仔细思考如何处理这棘手的问题。他首先找到了太医院的太医们,向他们询问了慈禧太后近来的饮食和作息情况。太医们告诉他:“最近天气炎热,太后经常长时间召见大臣,再加上宫中事务繁杂,心情郁结,因此引发了疱疹。由于疏于护理,疱疹发展成了疖疮。” 薛福辰听后心中有了大概的思路。他明白,慈禧太后的问题并非无解,但关键在于如何在不冒犯太后的情况下找到一个妥善的治疗方法。经过反复斟酌,他决定采取一种极具风险的方法。 薛福辰决定通过慈禧身边的贴身丫鬟来实施治疗。于是,他找到这位丫鬟,交给她一味药粉,并嘱咐她每天在慈禧太后沐浴之后,将药粉涂抹在疖疮处。他还要求丫鬟暗中观察疖疮的位置,并及时向他报告,但绝不能让慈禧察觉。 丫鬟虽有些迟疑,但面对薛福辰的恳求和慈禧太后这几日因病情而变得暴躁的脾气,她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接下来的三天,丫鬟按薛福辰的指示行事,但情况并未如人所愿。慈禧的疖疮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甚至开始流出脓水。慈禧太后怒不可遏,立即传召薛福辰问罪。 薛福辰跪在地上,冷汗直冒。他知道,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成败就在一瞬间。慈禧突然一声“哎呦”痛呼,让薛福辰知道他的计划已经奏效。他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慢慢抬起头解释道:“太后,我了解了您的病因,由于碍于凤体尊贵,我只能采取这种方法来治疗。现在您的病情已经减轻一半,再配合我开的药,很快就能痊愈。” 原来,这几天丫鬟已经精确地报告了疖疮的位置,薛福辰巧妙地利用药物刺激,使疖疮自行溃破。这一过程虽然痛苦,但正是治疗的关键一步。疖疮破溃后,只需稍作处理,便可痊愈。 慈禧太后听后,脸色终于缓和了几分。她微微点头,语气稍显和缓:“你治病有功,理应重赏。”随后,她命令李莲英安排赏赐,并提出让薛福辰在太医院任职。然而,薛福辰深知此处非久留之地,急忙谢恩辞官,带着赏赐迅速离开了皇宫,再也没有回来过。 这个故事展现了在封建时代,宫廷生活的复杂与紧张。慈禧太后作为大清帝国的掌权者,尽管权势滔天,但在面对疾病时,同样受困于礼教和体面,甚至让一件小小的疖疮成为了令人头疼的难题。而薛福辰,作为一名普通的民间医者,凭借智慧和胆识,在众多太医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以独特的方法化解了危机。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慈禧太后固有的威严,也折射出在那个年代,民间智慧的价值和胆识的重要性。 在那个权力至上的时代,薛福辰的故事无疑是一则生动的传奇。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医术的胜利,更是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形势的精准把握。在那个人人自危的皇宫中,薛福辰用他的智慧和勇气,为自己赢得了一次宝贵的生机,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段有趣而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

0 阅读:4
鸿史来了

鸿史来了

军情情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