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元帅曾跟一帮高级将领唠叨过:“没有毛主席的调度,你们以为能打出什么战绩?”

鸿史来了 2024-09-28 15:10:54

刘伯承元帅曾跟一帮高级将领唠叨过:“没有毛主席的调度,你们以为能打出什么战绩?”别指望个人聪明才智自个儿瞎搞,那不过是一堆人各行其是、互不相干的个人计划。

讲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那可以说毛主席简直就是一个全才,不仅在诗词上有所涉猎,写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也是一个出色的思想家,毛泽东语录中的词句,字字玑珠,发人深省。

而讲到毛主席最厉害的地方,那就是主席的指挥才能,就连刘伯承元帅在一次将领聚会之中也曾说过。“要是没有毛主席的领导,我们只不过是各自为战的部队而已,毛主席的指挥将我们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子,劲都用到一个地方。”

而刘伯承元帅的话也并不是对毛主席的奉承,毛主席确实是一个十分有大局观念的领导者。

红军长征,几十万部队浩浩荡荡一路爬雪山过草地,换做普通的领导者,哪里敢指挥部队如此大规模的战略性撤退。

而毛主席就敢,不仅敢,毛主席还要亲力亲为的带着部队一路转移,当时国民党的指挥官对于毛主席的指挥感到十分愤怒,他们认为毛主席的撤退简直就是将土地都送给了日军,这是叛国行为。

而毛主席的策略哪里是他们所能看懂的。

当时国内形势过于严峻,敌人优秀的武器装备和大战场上法西斯侵略者的优势,如果硬碰硬,那么只会将红军这支部队打的一干二净。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若是不保留有生力量,和敌人硬打,把家底打光之后,中国就彻底沦为了侵略者的后花园了。

而事实也证明,毛主席的决策是无比正确的,长征之后,部队的有生力量保留,后期又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和游击战的战术,对日军侵略者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而毛主席的出色指挥还不仅仅是这一次,在抗日战争之前,国民党多次围剿和共产党,而当时的共产党不仅兵力少,武器更是十分老旧,和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上几乎讨不到好处。

但是毛主席并没有因为装备差,人数少而退缩,面对装备精良的国民党,毛主席也依旧保持了敌退我进,敌疲我打,敌退我扰的战术,在很多时候都发挥了奇效。

而最出色的一次战役就是四渡赤水,这场战役的指挥在世界都是很有名气的一次指挥。

当时中央红军在面对第五次围剿的时候,由于博古"左"倾教条主义者实行逃跑主义,导致反围剿失败,而兵力也仅剩三万余人。

危难时期,毛主席临阵扛枪指挥起部队,指挥部队多次穿插在崇山峻岭之中,接着突破乌江,占领了遵义,在遵义时,又开了一场遵义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转折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央领导。

而蒋介石得知毛主席居然带着部队一路突破,大为震惊,开始的共产党不过是蒋介石手下的一支小部队,几年下来怎么会发展成如此厉害的部队。

而从这个时间点开始,毛主席也正式开始了自己伟大的一生,到后来的多次战役,如挺进大别山,也展现毛主席在指挥上的过人天赋。

当时东北野战军与敌军在东北方向打起了拉锯战,而当时的形势,几大野战军部队其实对于敌人的应对还是有些问题,于是毛主席思考良久,最终决定指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而这个命令的风险也十分的大,长途跋涉到大别山,这不仅是对战士们的考验,也是对指挥官的考验,若是此一役失败,那么我军在陕北的部署将受到极大的打击。

可是若是不动,那我军将会直接陷入危机,毛主席一番权衡利弊之下,最终决定让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而历史也证明了毛主席的指挥是十分正确的,不仅成功打开了陕北的战局,也让我军的部署更加深刻的扎根到基层。

因此,刘伯承元帅的话不仅是对毛主席的肯定,也是总结了毛主席在指挥上的伟大才能,若是没有毛主席,也许中国人民还处在水深火热的战争之中。‌

参考资料: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杨东奇. 中国共产党山东历史 第1卷 1921-1949 下[M]. 2021

0 阅读:120
鸿史来了

鸿史来了

军情情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