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明知有艾滋病,仍与他人发生关系,法院怎么判?

一场婚姻骗局,不仅让黄某某损失28万元彩礼,更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那名明知自己患病却故意隐瞒的配偶,最终

一场婚姻骗局,不仅让黄某某损失28万元彩礼,更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那名明知自己患病却故意隐瞒的配偶,最终被法律判处十年有期徒刑

当艾滋病从公共卫生领域走入法律视野,当故意传播行为从道德谴责升级为法律追责,我们不得不思考:法律如何惩治那些明知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却仍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的人?

01 触目惊心:案例揭示故意传播艾滋病的法律后果

近年来,故意传播艾滋病的案件屡见报端,其情节之恶劣,令人震惊。

2025年10月,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被告人邱某通过相亲结识被害人黄某某,在收取28万元彩礼并登记结婚后,仅共同生活一个多月便制造矛盾失联。

更令人发指的是,邱某在明知自己患有艾滋病的情况下,故意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与黄某某发生性关系,导致黄某某感染艾滋病病毒

法院最终以诈骗罪、故意伤害罪判处邱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五万元

类似案件并非个别。在新疆阿瓦提县,一名男子在2011年被确诊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于2020年至2022年期间,多次在未告知自身病情、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与受害者发生性行为。

最终导致受害者感染艾滋病,该男子也因此被判处六年六个月有期徒刑

而从四川绵竹市传来的另一则案例则显示,一名明知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卖淫妇女,仍继续从事卖淫活动,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最终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并处罚金1000元

02 法律解析:故意传播艾滋病如何定罪量刑?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可能涉及多种罪名,主要包括传播性病罪和故意伤害罪。

那么,什么情况下构成何种罪名?

根据《刑法》第三百六十条规定,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构成传播性病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明知自己患有艾滋病或者感染艾滋病病毒而卖淫、嫖娼的,以传播性病罪定罪从重处罚

该解释同时规定,如果明知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而卖淫、嫖娼,或故意不采取防范措施而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致使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则认定为刑法第九十五条第三项“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所指的“重伤”,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03 婚姻关系:隐瞒艾滋病结婚的法律后果

在亲密关系中,一方隐瞒艾滋病病情,另一方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规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重庆云阳县人民法院近期审理的一起案件正是适用这一规定的典型例子。

阿芳(化名)婚后一年发现丈夫阿华感染HIV病毒长达12年,且在婚前未如实告知。法院审理后,判决撤销二人的婚姻关系,并判令阿华赔偿阿芳2万元精神损失

法院认为,阿华在与阿芳登记结婚前未如实告知自身感染HIV病毒的情况,属于故意隐瞒自身患有重大疾病,符合婚姻可撤销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此案中双方婚后未发生性行为,且一个多月后就分居

04 维权指引:遭遇故意传播艾滋病该怎么办?

如果你怀疑自己被人故意传染艾滋病,保持冷静并采取以下步骤维权:

(1)立即医疗干预:发生高危行为后,应尽快前往医院或疾控中心检测,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暴露后预防。在关键时刻,适当的预防用药可能有效防止感染

(2)保全相关证据:包括与对方的微信聊天记录、短信、通话记录等,特别是能证明对方明知自身感染的记录。同时保存好就诊记录、检测报告等医疗文件。

(3)及时法律报案:携带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对涉嫌故意传播艾滋病的案件应当及时依法立案侦查

(4)寻求民事赔偿:除了追究刑事责任外,受害者还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嫌疑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5)心理支持: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帮助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创伤。健康的心态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随着法律不断完善,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的法律后果日益严格。从上可知,明知患有艾滋病或感染艾滋病病毒而与他人发生性关系,如果属于卖淫、嫖娼行为,未致使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则构成传播性病罪,致使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构成故意伤害罪;不属于卖淫、嫖娼行为,不构成传播性病罪,但未采取防范措施而致使人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则构成故意伤害罪。当然,根据法律规定的本意,在日常生活中,如感染艾滋病病毒,已经采取防范措施与他人发生关系,即使致使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亦不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