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40年,怀孕的李林率领36骑冲向一万日军,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1940年,日军突然集结万余兵力发起“扫荡”,晋绥边区危如累卵,怀孕的李林跨上战马,带着36名骑兵朝着日军冲了过去。李林

1940年,日军突然集结万余兵力发起“扫荡”,晋绥边区危如累卵,怀孕的李林跨上战马,带着36名骑兵朝着日军冲了过去。

李林是福建人,出生于1915年,因为幼年时期家境贫寒,被一对印尼侨眷收养,因此背井离乡,跟随养父母去了爪哇生活。

彼时的印尼遭受荷兰殖民统治,华侨在印尼的地位很低,饱受歧视与压迫的恶劣环境下,很多华侨都在这段时间惨死。

李林自幼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却始终没有被吓破胆,反而内心反抗的情绪越来越强烈。

1925年,李林才刚满10岁,却已经拥有强烈的爱国意识,竟在自己的作文中写出了这样一句话;“为什么祖国不能保护她的儿女?”

李林虽然是女孩子,年纪也不大,但能在10岁写出这句话实属不易,已经与周总理13岁时喊出“为中国崛起而读书”的口号有些相似的志向。

李林说出这句话,不是抱怨,而是对祖国的热爱,她想改变中国,让自己的祖国摆脱侵略者的践踏。

在这样的爱国情怀驱使下,李林14岁时毅然选择归国,以李秀若的名字进入厦门集美学校读书,在校就读期间九一八事件爆发,李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后改名李林,寓意成为国家栋梁。

彼时,红军处于极其艰难的时期,国民党对红军大肆妖魔化宣传,将红军抹黑成“匪军”。据《少年李林》所记载,1932年,红军进漳州,在此期间虽然筹款扩军,却对百姓秋毫无犯。但李林对此却不知情,误以为家人陷入危机,遂紧急从学校归家,却意外见到了让自己一生难忘的一幕。

国民党口中所谓的“匪军”,纪律严明,亲切百姓,用实际行动击碎了国民党的谎言。漳州当地的许多有志青年都看明白了,红军才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纷纷报名参军。

李林年纪虽小,却是有见识的人,他对国内外的形势有很深的了解,对各国军队的行径也都亲眼目睹。在李林亲眼看见了红军的一眼,就确定了红军才能真正救中国,而不是看似兵强马壮,实则腐败不堪的国民党军。

1936年,李林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彼时的中国抗日形势愈发紧张,李林此前一直在学校宣传抗日思想,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但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抗日形势,李林再也坐不住了,决定亲自上战场,随军开往北平和山西一带。

为了能适应抗日前线的战斗,李林拼命训练两项技能,一个是骑马作战,一个是双枪射击。李林最强的时候,可以站在马背上驰骋战场,双枪命中率极高,百米内的敌人可以在疾驰中击毙,堪称女中豪杰!

李林真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在晋绥边区期间屡立战功,培养出来的骑兵小队让日军极为头疼。一次次杀敌锄奸,拔除日军据点,奇袭日军运输线等等壮举,直接让日军破防,开出了5000大洋的悬赏,要李林的项上人头!

纵观整个抗日战争,日军开出如此高的悬赏来对付一位女军人,也属罕见。李林因此名声大噪,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抗日女英雄,各大报纸争相报道她的英雄事迹,就连阎锡山都向李林发出邀约,亲自与她见了一面。

1942年2月,李林在参加晋西北军政民代表大会期间,得到了贺龙的接见。贺龙对李林的事迹早有耳闻,如今见面更是不吝赞誉之词,盛赞李林了不起!

也正是在这次见面的两个月后,日军对晋绥边区发起了规模超过万人的“扫荡”。日军的这次“扫荡”不仅规模大,而且隐蔽性强,打了晋绥边区一个措手不及。

由于事出突然,晋绥边区迅速陷入日军的重围,想要突围难于登天。一来是日军此次“扫荡”的动作隐蔽又快速,没给晋绥边区反应时间;二来是日军的兵力实在太多了,团团围住晋绥边区的情况下,几乎没有突围的可能,唯一的机会就是拉扯敌人包围圈,使其频繁调兵的情况下出现薄弱环节。

但日军的兵力充足,普通的突围根本难以奏效,根本起不到拉扯日军防线的意图。在这样的情况下,坏消息又不断传来,晋绥边区特委和机关等500人被围,生死一线。若没有外力干涉,突围几乎不可能,马上就要全部覆没。

这些特委和机关人员是晋绥边区的工作枢纽,若一次性遭日军毒手,损失巨大,整个晋绥边区可能都要因此动摇,再想恢复还不知道要多少时间,对抗日十分不利。面对危局,李林挺身而出,她跨上心爱的战马“菊花青”,带着麾下的36名骑兵出征,直奔万余日军杀去。

据资料显示,李林当时已经怀有身孕,而且怀孕的时间已经不短。在李林牺牲以后,当时参与给李林收尸的人回忆,李林腹中胎儿已经初具人形。

李林对自己的情况自然了解,但对抗日的使命却更加重视。李林深知,若此时不带头冲锋,晋绥边区的特委和机关必然遭受重创。而此去的危险程度李林也很清楚,很大几率是有去无回。最终,李林在小家和国家之间做出了抉择,却还是难掩自己对爱人和孩子的不舍,出征前给丈夫写了一封信:

“在一块儿时,有时还会吵吵嘴,分开了,却非常想念。敌人又要发动围剿,但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一定可以粉碎敌人的进攻。我们的孩子又在乱动了,但我会保护好他的,请你放心。”

李林骑兵队的突然出现,立刻引起了日军的重视,认为李林是突围的急先锋。李林率队猛打猛冲,日军防线遭受巨大考验,包围晋绥边区的包围圈被迅速拉扯。

日军不知道的是,李林所冲锋的方向不是突围方向,而是为了晋绥边区人员撤离争取时间,她这一去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日军不断追击,李林越打越勇,追击的日军纷纷被击毙,更多的日军投入围追堵截的作战中。李林且战且走,一路杀至小郭家村荫凉山顶,终于人困马乏。

此时,李林的骑兵队伤亡惨重,日军慢慢围了上来,李林身上多处负伤。日军让汉奸喊话李林,希望李林能够投降,毕竟李林在当地的影响力不小,一旦投降势必会打击抗日士气。

李林此时投降,定然能够活命,但李林不忘初心,面对敌人的诱降丝毫不接受,直接用手中双枪回应,接连击毙6名敌人。

等敌人彻底围上来,李林已经无力再战,最后一颗子弹没有杀敌,而是留给了自己。李林宁死不屈,不愿当敌人的俘虏,壮烈牺牲时年仅24岁!

原本可以享受优渥的生活,原本可以在大后方支持抗日,原本可以为了自己的小家而不选择冲锋,但最终她却用自己的生命,染红了深爱的土地,给侵略者迎头痛击,用生命唤醒更多国人的抗日热情,将自己的名字写入抗日英雄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