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亏炸了! 浙江义乌,一个租车公司以1700元每天的价格,出租了一辆70多万的奔驰,没想到第二天租车公司就找不到车了,报警之后,警方发现,奔驰车的定位和车牌都遭到人拆除,车辆上了高架就不见了,而且寻找极为困难。老板这下崩溃了。
义乌车行老板丁先生最近的遭遇,在当地租车圈炸开了锅。5月30日,丁先生将一辆奔驰租给了一位自称王先生的男子,约定租期三天,日租金1800元,押金3000元。
原本以为是笔再普通不过的生意,谁知第二天,王先生就如同人间蒸发,电话不接,微信拉黑,安装在车上的6个GPS定位系统也全部失效。
丁先生立即调取了店铺监控,发现王先生在驾驶奔驰抵达杭州后,与另一名男子会合,两人合力拆除了车牌,随后驾驶车辆驶上高架。警方介入调查后表示,车辆一旦驶上高架,由于车流密集,监控难以捕捉到具体车辆信息,追查难度极大。
近年来,租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行业乱象也随之而来,身份信息核实不严、车辆安全保障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日益突出。
租车诈骗,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部分租车平台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对租车人身份信息审核敷衍了事,甚至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
租客只需提供身份证照片,甚至无需进行人脸识别或活体检测,就能轻松完成租车流程。这种情况下,不法分子很容易就能利用虚假身份信息或盗用他人证件实施诈骗。
除了身份信息核实不严,车辆安全保障不足也是租车行业的一大隐患。一些租车公司为了节省成本,没有为车辆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
即使安装了GPS定位系统,也往往是质量低劣的产品,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拆除或屏蔽信号。此外,部分车辆缺乏必要的保养和维护,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更令人担忧的是,现行法律法规对租车诈骗的打击力度还不够。由于租车合同的特殊性,一旦发生车辆被盗或被恶意抵押等情况,租车公司往往难以追回损失,而租车人也可能面临巨额赔偿。此外,针对租车诈骗的量刑标准也相对较低,难以形成有效震慑。
面对租车行业存在的种种风险,租车公司和租车用户都需要加强防范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共同维护租车市场的良好秩序。
对于租车公司而言,要加强身份信息审核,利用人脸识别、活体检测等技术手段,确保租车人身份真实可靠。要完善车辆安全保障措施,安装难以拆卸的GPS定位系统、车辆防盗报警器等设备,并定期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对于租车用户来说,选择正规的租车公司至关重要。在租车前,应仔细查看租车公司的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资质证明,选择信誉良好、规模较大的公司。
要仔细阅读租车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合同条款不明确而产生纠纷。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妥善保管车辆,避免将车辆停放在偏僻路段,降低车辆被盗风险。
租车行业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它关系到每个租车用户的切身利益。加强行业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是解决租车行业安全隐患的根本途径。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才能有效遏制租车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租车市场的良好秩序,让租车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信源:红星新闻——2024年8月7号装了6个GPS,70万的奔驰还是消失了!男子还得继续支付租金,损失四万多!案件在侦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