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吉林大地主戴凤龄,过完60大寿。哪料,他却变卖所有家产,买了几百条枪,率全家57口人抗战。谁知,14年抗战却只剩3口人。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入侵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并且在当时东北的领头人张作霖被炸死以后,新的领头人张学良选择了缴枪不抵抗。将东三省的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拱手让人。 当时的东北,有不少人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日本那群士兵像是畜生一样,烧杀抢掠,什么事情惨无人道,他们就做什么事情。 有人分析过为什么张学良选择了不抵抗,是因为东北军内部的派系复杂,有人亲日,有人则是积极抗战。意见不和,甚至演变成了内部争斗。 之前张作霖还在的时候,尚且能够压着他们不去轻举妄动。但是新上任的张学良却压不住他们这些老兵油子。与其内部争斗伤了和气,还不如直接不抵抗。 亲日的人在见识到日军的惨绝人寰后,可以改变主意。抵抗的人也能够更加积极的反抗。 具体什么意思,只有张学良本人知道。只是从他后面挟持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他并不是汉奸。 但是东北百姓也在积极的抵抗,其中有一个较大的势力,为首的人叫做戴凤龄,是当地一个有名的大地主阶级。 不抵抗政策下达之前,他曾经公开的表明,一定要与日本鬼子对抗到底。但是政策下达以后,他就不再言语了。 日本鬼子以为他是妥协了,也就不去管他,包括其他人也认为戴凤龄是忘记了初衷。对此,戴凤龄没有言语,也没有解释。 1931年,戴凤龄风风光光的大办自己的六十岁大寿,热闹非凡。摆了好几十桌,邀求了所有的街坊好友。 当天夜里,戴凤龄将全家人召集在一起,就在众人都迷惑戴凤龄这是要说什么的时候,戴凤龄打开了一扇门,派子孙进入将东西搬出来。 其余的人更迷惑了,不过随后他们便大吃一惊。之见这几个人从里面搬出了数十把步枪,还有数不清的子弹。 然后戴凤龄开口了:“你们都以为我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但我戴凤龄一天也不曾忘记。” “只是我老了,内心的执念也多了一些。对于多活一点,也奢求了许多。我承认我有私心,但就在今天,我的六十大寿过完以后,我也不能,没有理由继续自私了。” “就像你们看到的,我准备好了武器,准备抗日,你们要一起的就拿着枪,不想一起的,就离开这里。只是离开这里后,你们就不再是我戴家的人。” 戴凤龄这话留了很大的余地,毕竟行动不一定成功,他还没有信心。如果失败,那么依然居住在这里的戴家人便会受到清算。 让他们离开后,也可以保住一条命。 不过在场所有人,无论老少,无论男女,没有一人离开这里。每个人都拿着一把枪,最年轻的戴家弟子拿不动枪,累的直喘气。 看到这个画面,戴凤龄满意的笑了。第二天,他带队,一起投了抗战军队,开始了抗日行动。 经过了十四年的抗战,中国人民成功的将日本鬼子给赶了出去。就在大家的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时,戴家的人喜悦之余,却还有浓浓的可惜之情。 原本五十七人的戴家,现在只剩下了三个人。就连戴凤龄本人,也被一场熊熊大火给夺去了性命,永远的与大地融为了一起。 幸存的戴克政,抱着自己父亲的骨灰,看着日本军对从大海离开的轮船,热泪盈眶。手中抱着的骨灰盒,也因为激动而不断地颤抖起来。 戴家人在天有灵,看着这幅场景,也会激动的情非所以吧。 向戴家人致敬,向戴凤龄老先生致敬!
1931年,吉林大地主戴凤龄,过完60大寿。哪料,他却变卖所有家产,买了几百条枪
李小哥知识说
2024-10-13 13:39: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