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治济(1751年12月23日—1827年3月17日),幼名丰之助,日本德川幕府第十一代将军德川家齐的生父,御三卿之一的一桥德川家第2代当主。他在宝历元年十一月初六(1751年12月23日)出生,是御三卿之一的一桥德川家初代当主德川宗尹的第四子,由于他的兄长松平重昌和松平重富(松平为德川家旁系的本姓)都继承了福井藩藩主位置,所以在宝历八年(1757年),他被立为一桥家的嫡子(一桥家的继子)。 宝历十二年(1762年)十二月初一,德川治济元服,接受幕府将军德川家治的偏讳,正式得名为治济,并且担任民部卿。明和八年(1764年)闰十二月二十一日,他在父亲德川宗尹过世后继任为一桥家当主。 幕府重臣田沼意次主政期间,田沼意次的弟弟田沼意诚和侄子田沼意致也是一桥家家老,可能是受田沼意次推荐,德川治济八岁的儿子德川家齐成为幕府将军德川家治的养嗣子。 天明六年(1786年),德川家治身患重病不久于人世之际,世子德川家齐年纪尚幼。德川家治向御三家托孤,命他们辅佐世子处理国政。德川治济是德川家齐的生父,又是德川吉宗的孙子,按理说德川家治应该向德川治济托孤。即便不向德川治济托孤,也应该将他任命他为幕府高官,让他辅佐政务。 然而,德川幕府任命德川治济的侄子为老中,主持政务。即便如此,德川治济毕竟是德川家齐的生父,德川家齐应该将德川治济请入西之丸,作为大御所。然而德川家齐并未这么做,因此父子之间产生了矛盾。 天明七年(1787年)六月,江户幕府任命松平定信为首席老中,辅佐德川家齐处理政务。松平定信就德川治济成为大御所的问题召集老中进行了讨论,认为生身父亲将自己的儿子过继到其他人家里做养子,在养父去世之后,生身父亲立刻来到儿子的养父家,让儿子尊称自己为父亲。等于违反伦常,会产生议论,这样做貌似尽孝,实际上有悖于孝道,会导致大乱。之后,松平定信亲自将上述决定汇报给德川家齐,劝阻德川家齐收回成命。德川家齐不忍拒绝生身父亲的要求,松平定信坚决不答应德川家齐的请求。 最终,松平定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德川家齐收回成命,而劝说德川治济放弃做大御所的念头更不容易。老中青山忠裕拜访德川治济,最终德川治济打消了成为大御所的念想。 文政元年(1818年),德川治济出家,法号“穆翁”,与萨摩藩藩主岛津重豪(又名荣翁)及家齐侧室专行院养父中野清茂(又名硕翁)合称“三翁”。此后他的官位一直升进到从一位准大臣,直到去世前也对幕府有很大影响力。 文政十年(1827年),德川治济过世,他的第六子德川齐敦成为一桥家家督,到了第二年(1828年)赠官内大臣,到文政十二年(1829年)更追赠为太政大臣。 #日本德川幕府的历史人物#
德川治济(1751年12月23日—1827年3月17日),幼名丰之助,日本德川幕
太基说历史文化
2024-10-18 13:37:14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