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全军大授衔,段苏权因“历史问题”被“暂授少将”,战友打抱不平:你往前站

李小哥知识说 2024-10-18 16:56:52

1955年全军大授衔,段苏权因“历史问题”被“暂授少将”,战友打抱不平:你往前站,再往前走两排 军衔,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耀,它代表了军人在军队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建国以来,因种种原因我国还未进行军衔授予,直到1955年,我国才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军衔授予仪式。 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总会有人与自己心里预想的不一样,而战功赫赫的段苏权却未能因他的战功和贡献而获得应有的荣誉,反而因为某些“历史问题”而被暂授少将,这不仅让他的战友们感到愤愤不平。 段苏权1916年出生于湖南茶陵,父母都是普通农民。虽然家境贫困,但是父母对教育是十分的看重,小小的段苏权就对革命事业有着报国之心。在段苏权14岁那年,就加入了共青团,16岁便加入工农红军,成为一名红军战士。 此后的段苏权,凭借自己的才识,逐渐受到红军领导人的信任,1934年便担任红六军宣传部部长,之后更是在黔东独立师中担任师政委,那时候的段苏权,才18岁。 18岁的段苏权面对战争毫不畏惧,但也曾经遭受磨难。1935年段苏权带领部队留守战斗,但奈何寡不敌众,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下,身受重伤,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此后,段苏权不得已在一名农户家休养,并且躲避敌人的追捕。一年之后,段苏权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在经过多方打听之后,终于知道了红军的消息,决定北上寻找组织。 当悲伤寻到红军组织的时候,段苏权幸运的遇见了自己的老领导任弼时,当段苏权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任弼时惊讶不已,在他心中他以为段苏权早就牺牲了,自己甚至为他举办过追悼会。 如今再次相见,段苏权跟老领导讲述了这几年的经历,这几年的时光让段苏权成熟了不少,“虽然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唯一不会的就是我这一颗赤热的报国之心。”段苏权义正言辞的说道。 在老领导的照顾下,离开三年的段苏权再一次回到了军队之中,并且担任重要的角色。此后的段苏权更是尽心尽力为中国革命做出自己的贡献,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他都在战场上多次挺身而出,率领部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 1952年,作为久经战场的老革命,段苏权还被评为准兵团级干部。按照级别看,段苏权完全可以授予“中将”的军衔,然而,三年之后,正当他期待着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应有认可时,却遭遇了这样的不公正待遇。 在授衔仪式上,当宣布段苏权被暂授少将军衔时,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而压抑。许多战友都对此深感不解和不满。他们纷纷围了上来,表达对段苏权的不满和同情。 一位与段苏权并肩作战多年的战友愤怒地说:“这太不公平了!段苏权是我们中的佼佼者,他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那些所谓的历史问题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另一位战友也感叹道:“是啊,段苏权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这样的英雄人物,怎么能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就剥夺了本该属于他的荣耀呢?” 面对战友们的质疑和不公,段苏权却出奇地平静。他深知自己在历史上的角色和所作所为,对于这样的结果,他虽然心有不甘,但却也无可奈何。 他知道,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自己还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能因一时的冲动而做出无法挽回的事情。段苏权冷静的告诉自己:“这样的安排一定有领导层面的决定。” 然而,战友们却不愿就这样看着段苏权受委屈。他们纷纷鼓励他站出来为自己辩解,甚至有人直接对他说:“你往前站,再往前走两排,让那些看不起你的人看看真正的英雄是什么样子!” 这样的话语虽然带有情绪,但也透露出战友们对段苏权的深厚情谊和对不公现象的强烈反感。段苏权明白,尽管他面临困境,但他的心中始终燃烧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 此后,段苏权一直勉励自己,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认认真真完成,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军人。1993年,段苏权因脑溢血去世,享年78岁。

0 阅读:125
李小哥知识说

李小哥知识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