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一10岁男童捡了一部手机,联系上失主后,男童和父亲一起将手机送回给了失

天狼看法 2024-10-28 15:15:55

山东潍坊,一10岁男童捡了一部手机,联系上失主后,男童和父亲一起将手机送回给了失主,没想到失主开了一家超市,为了表示感谢,失主让男童到店里零元购,结果男童的做法让人感慨小孩子家教太完美了。

十岁的小明(化名)是一个活泼可爱、充满好奇心的孩子。这天,他的目光被路边一个闪闪发亮的东西吸引住了。走近一看,原来是一部手机。小明捡起手机,心中涌起一股责任感。他知道,丢失手机的人一定很着急。

小明拿着手机,左思右想,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时,他想起了老师和父母平时的教导,遇到问题要冷静思考,想办法解决。于是,在家人的帮助下,小明成功联系上了失主。

经过和失主的沟通,小明和对方约定好了送还的地点,于是,第二天的时候,小明和家人一起,把手机还给了失主。

失主开了一家超市,因为走不开,所以只能让小明送过来。他对小明说:“为了感谢你,你可以在我的店里随便拿,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小明听了,有些犹豫。他知道,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礼物。但是,失主的热情让他有些难以拒绝。

在家人的鼓励下,小明决定接受失主的好意。他走进超市,开始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有各种各样的玩具、零食和文具。

小明的目光被一个军事模型吸引住了,店主要小明拿一个最大的,可是小明再三比对后,觉得拿大的不合适,于是就拿了一个最小的跑走了,跑的时候,还说这样不合适。

事发后,网友纷纷点赞,一个十岁的孩子竟然如此懂事,如此有家教。

小明的做法不仅让人感慨他的家教太好了,也引发了人们的深思。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很多人都在追求物质的享受,而忽略了道德和品质的培养。小明的行为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的浮躁和自私。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小明的拾金不昧行为是值得赞扬的。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小明在捡到手机后,积极联系失主,并将手机送还给失主,履行了自己的法律义务。

同时,失主为了感谢小明,让他在超市里零元购,这是一种自愿的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

小明的家人在这件事情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教育了孩子要拾金不昧,还亲自陪着一起去送还手机,让小明明白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父母能够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那么孩子就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此外,学校的教育也不容忽视。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善良、诚实、谦虚和自律的重要性。同时,学校也应该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总之,小明的拾金不昧行为是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善良。同时,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道德素养。

对此,你对本案有什么看法?

0 阅读:59
天狼看法

天狼看法

深思细品,都是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