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张艺谋捧红了农村女孩魏敏芝。拍完戏后,魏敏芝想进演艺圈,张艺谋却不同

李小哥知识说 2024-10-30 17:17:38

1999年,张艺谋捧红了农村女孩魏敏芝。拍完戏后,魏敏芝想进演艺圈,张艺谋却不同意:“你不仅长得不好看,身材还不好,进什么娱乐圈,不如考个好大学!”未曾想,正是这句话使得她改写未来。 13岁的小女孩魏敏芝,当时怎么也不会想到,生活会突然变得如此“热闹”。 她是河北张家口赤城县镇宁堡乡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穿着简单的衣服,白天在校学习,放学后帮父母养猪、干农活。 这样的日子,她以为会一直持续下去。 然而,1998年,张艺谋为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四处选角,竟来到了这个小山村。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张艺谋的副导演郦红在村里挑选演员时,最初看中的是魏敏芝的妹妹。 然而,腼腆害羞的妹妹却把自己藏在姐姐身后,反倒是魏敏芝不怯场,爽快地展示了一段自编的舞蹈,胆大的举动吸引了郦红的注意。 被带到张艺谋面前后,魏敏芝经历了多轮选拔,最终凭借淳朴的本色表演,从几千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女主角。 电影拍摄的几个月里,她从未演戏的紧张慢慢消退,开始逐渐融入剧组的生活。 魏敏芝的朴实和无畏让张艺谋满意,她在片中演得真实、自然,仿佛不在饰演角色,而是在呈现自己。 1999年,《一个都不能少》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得金狮奖,又横扫了金鸡奖、百花奖等多个奖项。 电影中的小老师魏敏芝以朴实和坚定打动了无数观众。 这位脸上带着日晒痕迹、满口乡音的小女孩一夜成名。 接踵而至的还有鲜花、掌声和聚光灯。 当年的魏敏芝,真的一跃成了“明星”。 各种影视剧邀约、广告活动的机会纷至沓来,这样的“好运”使她也动了进演艺圈的念头。 难道自己的命运真的就此改变了? 魏敏芝面对铺天盖地的关注、频繁的商业活动,内心不免动摇起来。 一方面,曾经“从未想过成为明星”的她,眼看着大好机会就在眼前;可另一方面,这个世界她实在陌生,也心生几分忐忑。 她想起了张艺谋。 怀着迷茫,魏敏芝找到了张艺谋,想听听他的建议。 张艺谋的回答却让她大感意外:“你不漂亮,身材也不好,根本不适合当演员。” 他并没有顺水推舟鼓励她留在演艺圈,反而劝她冷静下来,继续学业。 他告诉魏敏芝,这部电影的成功不能真正改变她的命运,未来的路还很长,与其“进娱乐圈”,不如回去努力读书,考一个好大学。 他的劝说掷地有声:“读书才是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方式。” 在听到张艺谋的这番话后,魏敏芝从飘飘然中被拉回了现实。 她逐渐意识到,表面上她光芒万丈,但自己并没有任何专业的演技,也没有“谋女郎”们那样的美貌和身材。 看清现实的她决定接受张艺谋的建议,将心思转向学习上。 张艺谋的话对魏敏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知道,自己在这个圈子里并无竞争优势。 她要为自己的未来打拼,不是借助他人的力量,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 幸运的是,在《一个都不能少》上映不久,石家庄精英中学的董事长翟志海看了电影后深受触动,得知魏敏芝家庭贫困、却愿意努力读书,于是主动提供帮助。 他邀请魏敏芝到自己的学校就读,不仅免除了她的学费,每月还发放生活补助,让她得以安稳完成学业。 在精英中学,她一头扎进了学习中。 对于演戏,她并没有完全放下。 进入高中后,魏敏芝重新唤起了当导演的梦想。 那段拍摄电影的经历让她记忆深刻,她想像张艺谋那样,用镜头记录生活,传达情感。 尽管父亲和家人希望她报考师范类学校,她还是坚持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系。 2004年,魏敏芝带着满腔热忱参加了北电艺考,但在专业考核环节未能顺利通过。 这一失败让媒体对她的表演和才华质疑。 面对批评,她没有退缩,打算继续在其他艺术学校深造。 当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影传媒学院得知魏敏芝艺考失利后,向她抛出橄榄枝,不仅免除学杂费,还提供了编导专业。 在考入西外编导专业后,她再度展现出努力学习的决心。 面对高考,她挑灯夜读,拼命备考,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大学。 大学期间,魏敏芝不仅学习了编导课程,还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了美国杨百翰大学的留学机会。 她的学业之路并没有一帆风顺,但她始终记得张艺谋的话,努力抓住每一次机会。 在杨百翰大学,她拿到了全额奖学金,不仅掌握了电影制作的专业技能,还在留学期间邂逅了美籍华人刘锦辉,最终与他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留学归来后,她还拍摄了自己的纪录片《奇迹的女儿》,讲述自己从农村走向世界的故事。 尽管没有在演艺圈中发光发热,魏敏芝却成功实现了另一种蜕变。 每当谈及往事,她总是感恩张艺谋当年那句“忠言逆耳”。 魏敏芝深知,是那句“读书改变命运”让她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未来。

0 阅读:1499

评论列表

水山

水山

6
2024-10-31 22:47

老谋子有眼光,指点的不错。

卑鄙的李三光

卑鄙的李三光

3
2024-11-01 14:00

老谋子眼光是一如既往的独到

李小哥知识说

李小哥知识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