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11月,蒋介石到安徽大学视察,与时任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吵架,蒋介石狠狠打了刘文典两个耳光。谁料,刘文典趁蒋介石不备,往他的肚子上踹了一脚,蒋介石应声倒地。蒋介石挨了刘文典一脚后,十分恼怒,立刻叫人把刘文典抓起来了。
(信息来源:中新网——《敢飞踹蒋介石的硬骨头文人刘文典》)
刘文典,一个几乎被时代遗忘的名字,却在民国历史的喧嚣中留下了一道特立独行的身影。
他不是手握重兵的将军,也不是叱咤风云的政客,而是一位纯粹的学者,一位坚守独立精神的狂士。
1927年,蒋介石意气风发,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他决定去安徽大学走一走,提升自己的政治形象。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这次视察会成为他政治生涯中的一段“黑历史”。
安徽大学的校长刘文典可不是一个“跪舔”权贵的软骨头,他视大学为学术圣地,对政客的作秀嗤之以鼻。
蒋介石到来之时,校园里冷冷清清,没有鲜花掌声,没有欢迎横幅,只有一片寂静,这无疑给了蒋介石一个下马威。
一场由安徽省立第一女子中学的校庆晚会引发的学生骚乱,成为了冲突的导火索。
男学生们“翻墙”去看女生结果被关了电闸,这下子炸了锅,双方起了冲突。
蒋介石本就憋了一肚子火,这下逮着机会直接把责任甩给了刘文典,指责他治校不严。
刘文典可不是吃素的,他当面顶撞蒋介石,认为学生年轻人冲动,不必小题大做。
他还搬出孙中山暗示自己资历老,怼得蒋介石哑口无言。
两人言语交锋,火药味十足。
蒋介石气得不行,直接给了刘文典两个耳光。
刘文典也不甘示弱,直接踹了蒋介石一脚。
这下蒋介石彻底生气了,刘文典被扣了起来。
这件事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学界大佬们纷纷声援刘文典,蔡元培、胡适等人都出面求情。
最后在大家的舆论压力下,蒋介石只好放了刘文典,但要求他离开安徽。
谁曾想,这次“牢狱之灾”反而让刘文典名声大噪,出狱后直接被清华大学聘为中文系主任。
教授刘文典和沈从文之间有点不合拍,刘文典性格特立独行,而沈从文则有自己的风格。
两人在很多方面都有分歧,这种矛盾让周围的人也能感觉到。
到了清华,刘文典依旧不改“杠精”本色,他知识丰富,讲课有趣,学生们都很喜欢他。
但与此同时,他那“怼天怼地”的性格也让他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就包括著名作家沈从文。
抗战开始后,刘文典和沈从文都去了西南联大。
刘文典看不起沈从文的创作,觉得他学问不够,不适合当教授。他还公开吐槽沈从文的工资太高,这“拉踩”的水平简直是高手。
一次日军轰炸,众人纷纷躲避,刘文典却当众嘲讽沈从文躲避轰炸的动机,言下之意只有自己和学生才值得躲避,沈从文躲避是贪生怕死。
沈从文虽然心里不爽,但也只能默默忍受。
刘文典和沈从文的矛盾本质上是两种不同性格和价值观的碰撞。刘文典是典型的“老学阀”,恃才傲物,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沈从文则比较温和,更看重人情世故。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两人选择了不同的处世之道。
刘文典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和争议,他恃才傲物,特立独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用自己的方式坚守着独立精神和学术尊严。他敢于挑战权威,不向强权低头,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
司马
刘文典一个不趋炎附势纯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