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秋,在次花二队返城名额紧张的情况下,知青王建全获得了一个仅有的返城名额

超哥评历史 2024-11-05 09:56:32

1977年秋,在次花二队返城名额紧张的情况下,知青王建全获得了一个仅有的返城名额,在回城之前的体检中,他喊上了女知青杜玉娟:“姐,我都要走了,你陪我去体检呗?”杜玉娟想了想,就答应了:“好!”谁料,杜玉娟竟然在医院的表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少城里人下乡当了知青。在当时那个年代,大部分人都是自愿下乡当知青,王建全和杜玉娟就是其中的两个。 刚来乡下的时候,两个人也是急尽不适应。他们之前没有在乡下生活过,更没有种过地,刚来这里的时候,他们什么也不会。 王建全还好些,即使他没有干过农活,但他有力气。村里人比较热情,每次看他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会上前伸出一把援助之手:“小兄弟,有什么困难的地方尽管开口,咱能帮就帮你一把。” 在这里,他感受到了乡亲们的热情。而杜玉娟也是和他一样,下乡的知青,杜玉娟是女子,身体比较羸弱些。 王建全之所以和杜玉娟会有交集,是因为那时两人不仅是下乡来的知青,还经常一起劳作,久而久之,两个人就认识了。 两个人还一起讨论过,知青什么时候可以返城,那时,王建全还说:“咱们以后肯定有回去的机会,不着急。”在这里生活了几年后,果不其然,知青被允许回城了。 得知知青可以回城的时候,杜玉娟第一时间向上级领导提出了申请。谁料,她的申请很快就被驳回了,因为成分问题,她没办法回城。 一听自己不能回城,杜玉娟整个人天都塌了,她跟王建全诉苦,没想到王建全居然告诉她:“唉,咱俩同病相怜。”而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几个知青,也因为各自的问题不能回城。 后来,杜玉娟实在感受不到回城的希望了,就决定留在这里好好生活。邻居们曾经问她:“如果你不来,或许你能一直在城里生活着,如今不能回城,你是否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听了邻居的话,杜玉娟的回答也让不少人又再一次改变了对她的看法:“无论任何时候,我都不后悔,我当时下乡当知青的选择。” 就这样,杜玉娟和其他几个知青就慢慢接受了在乡下的生活。可就在她接受这样的生活,认命的时候,希望又突然出现了。 1977年秋,王建全突然跑过来告诉她:“娟姐,我们几个不能返城的,重新获得了返城的机会,但只有一个人能走,我想让你回去。” 他之所以跑过来告诉沐杜玉娟这个消息,是因为心里已经做了决定,要把这个机会给杜玉娟,两个人在乡下相处过程中,杜玉娟也给予了他不少的帮助。 每次杜玉娟做了什么好吃的总会给他拿一部分,他心里一直惦记着杜玉娟对自己的恩情。杜玉娟也知道这个机会非常重要,但她知道,王建全比她更需要这个机会。 王建全因为受伤,走路一直跛着脚,她希望王建全能够回到城里治疗身体。没有人知道杜玉娟那时有多么的希望返城,更没有人知道,她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时,内心经历了多少挣扎? 后来,回城的名单下来了,王建全可以回去了。回城之前,他们都需要进行一次体检。去体检之前,他喊上了杜玉娟:“姐,我都要走了,你陪我体检去呗?” 杜玉娟想了想:我又不回城,去体检干嘛?但想着,这或许是两个人最后一次见面,就答应了:“好!”谁料,到了医院后,杜玉娟竟然在医院的表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杜玉娟纳闷:“我不是把机会给你了,为什么我的名字会出现在这个表上?”杜玉娟清楚的知道,这个表上的名字是返城的知青体检名单。 返城的事情早就跟自己没关系了,可为什么体检的人员又会有自己?随即,王建全才说清了事情的真相:“姐,我知道你比我更需要这个机会,你回去吧。”这是王建全自己做的决定,他把自己回城的机会让了出去。 那一刻,杜玉娟心里充满了对王建全的感激。回去之后,杜玉娟一直惦记着王建全。杜玉娟没想到,两个人再次相见,竟然是王建全考上了大学。两个人在他们的城市相遇了,而缘分最后也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在当时那个年代,知青经历了返城,考大学还能走到一起的并不多见。而两个人的婚姻又何尝不是那个年代爱知青爱情的一个缩影……

0 阅读:49
超哥评历史

超哥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