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著名的太监,个个权力滔天,甚至影响了历史进程,看看你都听过吗? 1. 秦朝

世事说苦辣 2024-11-15 09:06:55

历代著名的太监,个个权力滔天,甚至影响了历史进程,看看你都听过吗? 1. 秦朝赵高: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驾崩,赵高与李斯合谋,篡改遗诏,赐死扶苏,立胡亥为帝,即秦二世。 之后,赵高为巩固权力,设计陷害李斯,以谋反罪名将其腰斩于咸阳。 在赵高的专权下,秦朝朝政混乱。公元前207年,赵高为了测试自己的权威,在朝堂上上演“指鹿为马”的闹剧,对没有附和他说法的大臣进行打击,进一步加剧了秦朝内部的矛盾,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进程。 2. 东汉蔡伦: 东汉时期,蔡伦担任尚方令,主管宫廷御用器物制造。 当时,书写材料多样但都有不足,如竹简沉重、缣帛昂贵。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改进造纸术,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制造出“蔡侯纸”。 这种纸张成本低廉、质量高,很快在全国推广,使得文化典籍的抄写、保存更为便捷,如《论语》等经典著作的传播因纸张的改进而更加广泛,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唐朝高力士: 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杀唐中宗,欲效仿武则天称帝,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 高力士参与其中,协助李隆基诛杀韦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为李隆基登上皇位立下功劳。 之后,在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太平公主企图发动政变,高力士又助李隆基平定太平公主之乱。 唐玄宗对高力士极为宠信,高力士在安史之乱期间,一直陪伴玄宗左右,玄宗甚至说“力士当上,我寝则稳”,高力士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在唐朝宫廷中有着重要地位。 4. 北宋童贯: 宋徽宗时期,童贯与蔡京相互勾结。童贯在西北边境与西夏作战,他多次虚报战功。 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童贯作为使者出使辽国,途中遇到马植(后改名赵良嗣),二人商议联金灭辽之事。 回国后,童贯积极推动此事,在军事行动中虽屡战屡败,但因与蔡京的关系及宋徽宗的宠信,兵权仍在。 他在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被封为广阳郡王,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封王的太监。他的专权和军事冒进使得北宋国力消耗,边境局势更加紧张,为北宋的灭亡埋下隐患。 5. 明朝郑和: 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后,为宣扬国威、加强对外联系,于1405年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开始第一次下西洋。 郑和的船队规模巨大,有宝船等多种类型船只共200多艘,人员达2.7万余人。 此次航行经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山等地,最后到达古里。 此后,郑和又于1407 - 1433年间六次下西洋,其中在1417 - 1419年的第五次下西洋期间,郑和船队到达了阿拉伯半岛的阿丹、天方等地。 在航海过程中,郑和船队与各国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比如在麻林国(今肯尼亚马林迪),当地国王赠送了长颈鹿等珍奇异兽给明朝,加强了中外之间的相互了解,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 6. 明朝魏忠贤: -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后,魏忠贤与熹宗乳母客氏狼狈为奸。魏忠贤先是除掉了司礼监太监王安,掌握了司礼监大权。 之后,他大量培植党羽,如崔呈秀等,形成了势力庞大的阉党。 在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东林党人杨涟上书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魏忠贤却利用熹宗的信任,对东林党人进行残酷迫害。他诬陷东林党人左光斗、魏大中等人受贿,将他们逮捕入狱,严刑拷打致死。 同时,魏忠贤在全国各地遍建生祠,自称“九千岁”,其专权导致明朝政治腐败,朝廷上下乌烟瘴气,加速了明朝的衰败。 7. 清朝李莲英: 李莲英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入宫,最初在奏事处当差,后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 在辛酉政变中,李莲英可能为慈禧太后传递消息等发挥了一定作用。 他善于揣摩慈禧太后的心思,在生活起居等方面照顾得无微不至。 在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李莲英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这在清朝太监中是极为罕见的殊荣。 他在宫中长达52年,历经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在晚清宫廷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很多朝廷大臣为了讨好慈禧太后,都与李莲英结交,其在宫廷权力和财富的积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8、当代 (无,清朝之后没有太监了)

0 阅读:34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80

用户17xxx80

3
2024-11-15 18:45

司马迁??铁木真???

世事说苦辣

世事说苦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