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2岁的台湾老兵终于见到了阔别65年的女儿,然而就在这父女重逢的感人时刻,老兵突然一把推开女儿,语气严肃道:”“等一下!先别叫我爸!我有几个问题要问你!”
(参考信息: 中国新闻网——大陆女儿来台接老父百岁老兵返大陆团圆2015-04/02)
1948年,世界喧嚣,战火蔓延。
那一年,对于王诚松来说,本该是平静的一年。
他每日日出劳作,日落休憩,守着爱妻幼女,守着那方窄窄的田亩,过着平凡却温馨的生活。
生活虽清贫,但也算得上岁月静好。
然而偏偏遇到了准备打内战的国民党,为了所谓的”补充兵员“,他们疯狂的掠夺男劳力,王诚松就这么被推入了战争漩涡,与父母失去了联系。
他被迫离开了家,离开了年幼的女儿,从此踏上了一条漫长而未知的道路。
谁曾想,此一去,竟是悠悠六十五载。
王诚松曾沦为俘虏,后加入解放军,然再度被俘,最终竟被带往了台湾。
在此期间,他饱尝战争的酷烈,亦领略了命运的变幻莫测。
战争的狰狞让他备受折磨,无常的命运更使他感慨万千。
他试图联系家人,却杳无音信。
他只得默默承受思念的折磨,于陌生之地苦苦挣扎求存。
他甚至靠捡垃圾度日,却始终没有放弃回家的希望。
在台湾,他孑然一身,没有再婚。
他心中始终记挂着家乡的妻女,记挂着那片熟悉的土地。
台湾解除戒严后,他即刻满怀热忱地踏上了寻觅家人的征程。
他求助于各种节目,花费了大量积蓄,却一次次被骗,希望一次次落空。
所谓的那些“亲人”,实则是觊觎其钱财的骗子罢了,他们的真面目令人心寒。
就在其万念俱寂时,地球的那一端,他的女儿王秀兰,终沉浸于绵绵的思念里。
她自幼丧父,仅留存些许朦胧的记忆。
小时候村里人带回了父亲的“遗物”,她满心悲戚,认定父亲已然捐躯于沙场之上。
她唯有把这份思念深藏于心,悄然承受着亲人离去带来的苦痛。
时间来到了2014年,两岸关系缓和,寻亲的渠道也逐渐畅通。
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王秀兰终于得到了父亲的消息。
那一刻,她激动万分,不敢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
她看着父亲的照片,泪流满面。照片上的老人,虽然饱经沧桑,但她依然能认出,那就是她日思夜想的父亲。
父女重逢之景,并非如臆想中那般满溢温馨。
王诚松已然 102 岁高寿,当见到女儿时,他的第一反应并非拥抱,竟是警惕。
他深惧再度受骗,心忧希望再度成空。
那满心的惶恐与不安,皆源于过往的伤痛,使其在面对未知时,踟蹰不前。
他向女儿询问了几个关乎家乡的问题,借此来判别她的身份,这番举动旨在获取确切的答案,以消弭心中的疑虑。
王秀兰一一作答,最终,老人确认了女儿的身份。
父女相拥而泣,65年的思念,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王诚松于台湾的生活处境颇为简陋,其住所更是年久失修。
如此情形,实在惹人怜惜。
王秀兰看到父亲的居住环境,心中更是悲痛万分。
她将父亲接回大陆,让他在故乡安度晚年。
王诚松最终如愿回到那令他魂牵梦萦的故乡,回到了女儿身旁。
此刻,满心的思念与牵挂终得慰藉,他摸着家乡的泥土,感受着亲人的温暖,心中充满了感慨。
同样动人的一幕发生在湖南浏阳市镇头镇北星村,主人公叫唐藩松,今年已100多岁。
1942 年,年仅 17 岁的他,怀揣保家卫国之信念,投身抗战洪流,毅然离开故土。
转眼间,82年过去了,父母早已不再,身为孝子他每天都望着大陆,渴望回到故乡。
在 2024 年,那个长久以来的愿望,终究得以实现。
在台湾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的陪伴下,唐藩松踏入了日思夜想的故乡。然而,当年送他出征的爹娘,已无缘得见。
悲痛之下,老人跪倒在坟墓前,向九泉之下的爸妈叩头谢罪:““妈妈,儿从台湾回来啦”。
当日,他亲自撰写祭文,当众哽咽念出。其情之真,令人动容,那声声哽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哀思与眷恋。
1942 年投身抗日之军伍,胜利后因世态更迭,1949 年初赴台湾。至今八十余载,始终未能归乡探望……”
寿宴已终,数十位前来贺寿的亲人与唐藩松合影留念。
那一瞬间,温馨满溢,将这份美好永恒定格。
面对镜头,老人家鹤发童颜高兴地像个孩子,故乡的美味让他大饱口福,仿佛回到了82年前参军的那个下午。
战争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他们被迫留在异乡,为了生存而奔波。
他们或许已然适应了异乡之生活,然而在内心深处,那份对家乡的眷恋思念从未消减。
“落叶归根”,不单单是回归生养的故土,更是寻回精神的家园。
回到家乡,回到家人身边,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宁和慰藉。
老兵们的传奇,既展露战争的酷烈,又传递人性的璀璨。
当年,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危,毅然决然地付出了莫大的牺牲,其奉献精神令人动容,值得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