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军中大授衔,毛主席手握名单突然问道:“那个一次杀了27个鬼子的军中吕布,怎么没在名单上?”
这个被毛主席称为“军中吕布”的战士名叫吕俊生,之所以毛主席对他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吕俊生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令无数人都为他鼓掌欢呼。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吕俊生当即便报名参了军,因为见识过日本鬼子的残暴程度,吕俊生入伍后便非常刻苦的训练,每次看到他在训练场上练得筋疲力尽,班长都会劝他,让他慢慢来。
可吕俊生却说:“如今这个情况,已经没有时间让我们慢慢来了,只要我们能早日战胜鬼子,我们的百姓就能少受一点磨难!”
看到吕俊生那坚毅的眼神,班长随即也再次加入到了训练当中,很快就迎来检验训练成功的时刻。 1938年7月,在山东夏津战役中,吕俊生看着迎面而来的鬼子,心中没有任何畏惧,他高喊“发扬红军光荣传统”的口号,第一个冲向了敌人。
敌人似乎也没想到会有人直接冲过来,在鬼子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吕俊生的刀下就已经躺着两名鬼子了。
吕俊生这种不要命的打法直接将鬼子的所有作战计划都打乱了,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吕俊生一共刺死了27个鬼子,当战斗结束的时候,吕俊生已经浑身是血,有敌人的血,当然也有自己的血。
回去后,医务兵马上对吕俊生的伤口进行了处理,吕俊生的身上有三处刀伤,血流不止,可吕俊生却表示丝毫都没有感觉到疼痛。
因为这场战斗中的勇猛表现,吕俊生被评为一等功战斗功臣,名扬整个东进纵队。
在之后的战斗中,吕俊生的表现更是一次比一次优秀,多次被评为战斗英雄。
最危险的一次,是1942年,吕俊生在外出侦察敌情时,被伪军围在村中,为了保护百姓的生命安全,吕俊生主动暴露了位置,只身一人冲出村长,将敌人全部都引到了别处。
当时如果不是因为地形优势,吕俊生成功躲在了一个坑洞中,估计早已被敌人抓走。
不过,吕俊生从不后悔,他时刻将党组织的要求记在心中:任何时候都要以人民群众为重。
而军中大授衔时,之所以没有吕俊生的名字,是因为吕俊生选择了回乡,他表示,战争已经结束了,自己全身伤病没有办法再为军中做贡献,便执意回到了老家,还拒绝了政府给予的补助和照顾。
参考《抗日战争纪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