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3月15日,华国锋同志视察军事科学院和政委粟裕握手。中间的则是院长宋时

市井老李 2024-11-29 14:51:37

1978年3月15日,华国锋同志视察军事科学院和政委粟裕握手。中间的则是院长宋时轮,他就是在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指挥第9兵团第27军全歼“联合国军”美第7师第31团(加强团),创造人民解放军有史以来唯一一次消灭美军建制团纪录的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宋时轮。   1978年3月的一天,军事科学院灯火通明,一片忙碌景象。院长宋时轮将军在办公室内,忙里偷闲,不禁回想起28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长津湖战役。   1950年11月27日的黄昏,长津湖地区笼罩在一片凛冽的寒意中。天色渐暗,夕阳的余晖在冰封的湖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志愿军第20军和第27军长期潜伏在这片险峻的高地,静待时机。士兵们的脸庞被寒风吹得通红,眼神中透出坚定与警惕。随着指挥官的命令下达,战斗的序幕缓缓拉开。   突如其来的攻势如同寒冬中的骤雪,密集而猛烈。志愿军士兵们迅速展开阵型,向驻扎在长津湖畔的美军第一师发起突袭。夜幕下,枪声、炮鸣和爆炸声交织在一起,整个战场瞬间陷入了白热化的战斗。美军第一师的机械化战斗队形在夜色中显得异常坚固,但随着志愿军的猛烈攻击,队形逐渐被切断,士兵们被紧紧地压缩在四个包围圈内,陷入了严密的包围之中。   第9兵团司令宋时轮目睹着战局的发展,深知此刻是决定性的时刻。他冷静地分析着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果断地下达了“一举全歼”的命令,彻底消灭美军的有生力量。然而,双方在接下来的三昼夜中陷入了激烈的僵持。尽管志愿军全力以赴,但敌军的顽强抵抗使得歼灭战暂时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12月5日上午,形势再度变化。美军第一师在冰天雪地中开始向南突围,试图掩护撤退。宋时轮司令迅速做出反应,立即调整作战部署,紧急电令第26军立即向长津湖地区挺进,投入新的战斗。志愿军战士们顶着刺骨的寒风,踏着积雪,忍受着饥饿与疲惫,按时赶赴指定的作战地点。   随着指令的下达,战斗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志愿军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迅猛,发起了全面的冲锋。美军在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一天之内仅后撤了500米。地面上散落着千余具倒下的美军士兵的遗体,战场上弥漫着硝烟与血腥的味道。志愿军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卓越的战术执行,成功地将美军压制在极为有限的空间内,彻底粉碎了他们的突围企图。   这场震惊世界的战役,不仅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极大地鼓舞了志愿军将士的斗志。它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中不朽的丰碑,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28年后的1978年3月15日,中华大地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华国锋同志亲切视察军事科学院,亲切看望国防科技战线的同志们。作为军事科学院的最高领导,院长宋时轮将军热情接待了华国锋一行。   随同视察的,还有我军另一位久负盛名的将领——粟裕大将。粟裕大将是我军杰出的军事指挥员,曾在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两位战争年代里的老战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再次相聚,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华国锋同志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军事科学院的各个研究所,详细了解国防科技创新的最新进展。他不时询问有关情况,对科研人员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在参观过程中,宋时轮将军向华国锋汇报了军事科学院的科研成果和发展规划,表达了全院上下为实现国防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参观结束后,华国锋同志与宋时轮、粟裕两位将军亲切握手,感谢他们为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特别是国防建设事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这历史性的一幕,通过新闻媒体的镜头,传遍了全国各地,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的士气。

0 阅读:212
市井老李

市井老李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