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0月28日精选热点:可控核聚变又出重磅利好,这些低位股要大涨

1、脑机接口:脑机接口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最近,Neuralink公布了第八位受试者——渐冻症(ALS)患者

1、脑机接口:脑机接口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

最近,Neuralink公布了第八位受试者——渐冻症(ALS)患者尼克·雷(Nick Wray)的术后近况。在一段在线发布的演示视频中,植入脑机芯片的尼克仅凭“意念”,就能操控机械臂完成自主饮水等日常动作。从2024年1月首例患者植入,截至今年9月,Neuralink已为全球12名患者成功植入其N1芯片。这些患者大多因脊髓损伤或渐冻症而丧失语言或行动能力,而脑机接口技术正为他们开启一扇“重生之门”。

脑机接口行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上游(材料、芯片、电极等)、中游(信号采集感知处理等)、下游(医疗健康、生活消费、工业生产等)等多个环节。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脑机接口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和商业化应用,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precedenceresearch,2024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约为26.2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9.4亿美元,到2034年有望增长至124亿美元。

A股上市公司中

创新医疗:公司子公司博灵脑机医用版产品正在进行多中心临床测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了100多例患者的测试。

盈趣科技:公司在脑机接口领域中,公司主要与厦门北洋瑞恒智慧健康有限公司 、天津大学医学部及海河实验室等机构开展合作,研发脑电波监测感应头带硬件、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脑机疲劳驾驶监测方案、脑机睡眠增强方案等产品,硬件应用领域广泛。

三博脑科:公司下属院区福建三博此前完成一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这一成果展示了我国在脑机接口核心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能力,标志着我国介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在精准控制、神经重建和智能康复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2、可控核聚变:全球核聚变竞赛正持续升温,到205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万亿美元

据媒体报道,美国核聚变能源开发商HelionEnergy近日正式获得华盛顿州奇兰县(ChelanCounty)颁发的有条件使用许可(ConditionalUsePermit,CUP),为其位于华盛顿州马拉加的“Orion”的聚变发电机厂房获取后续许可及开展建设扫清了障碍。

全球核聚变竞赛正持续升温。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到2050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万亿美元。

长江证券研报指出,核聚变新路线受到关注,电源价值量进一步提升。托卡马克装置是主流选择,而投资体量巨大;惯性约束持续取得技术突破,但电能转化为激光能存在较大的能量损耗;基于成本和可行性考量,市场会逐步关注更低成本以及更高可行性的技术路线。场反位形属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新路径,具有投资成本低和建设周期短的优势,装置参数实现了快速迭代。混合堆是融合裂变和聚变优势的新方向,规避了聚变堆的技术难点,并且比裂变堆更清洁环保。对于以上两种技术路线,电源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建议关注电源、电容、开关等环节的投资机会。

A股上市公司中

旭光电子:公司与国内多个核聚变项目均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合作,涵盖托卡马克装置、直线型场反位形(FRC)装置以及惯性约束混合堆装置等项目。在核聚变装置的快控开关领域,公司适配产品除基于真空技术的脉冲功率器件(真空触发管、伪火花放电管等)之外,还有大功率发射管和失超保护开关等产品。

新风光:公司正在积极参与可控核聚变的电源项目,并与相关科研机构及项目公司保持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