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老朋友微信上说:
人生啊,
12-30 岁是一个整体向上的,不断探索的阶段,
30-45 岁可能厚积薄发,也可能越走越疲惫,
45-60 岁一点点接纳衰老与下坡路,
60 岁以后安安静静地等待死亡。
第一阶段有无限多的可能性,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也有大把可以挥霍的时光。
第二阶段的重心往往是搞钱,搞事业,建设家庭。
很多事情在第三阶段没做的话,这辈子就没机会也没情绪去做了。从第三阶段开始,“这辈子的心愿” 进入了倒计时模式。
2025 年,我能听见这个倒计时的时钟,在耳边嘀嗒嘀嗒地走动。
评论区有个哥们说得很好:
//
也就是年轻到中年积累资产,中年到老年优化用资产带来快乐的方式,更容易获得幸福。
收入和存款到达某一个阈值以后,挣更多的钱并不能令你幸福。同样(甚至更低的)消费开支,用于更自由的时间安排,你会更加幸福。
但即便如此,即便达到了这个阈值以后,大多数人依然会按照惯性行动,用大把时间去换钱,把钱集中在少数时间窗口花掉。惯性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