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自己偶尔“摆烂” 在当下这个处处强调奋进、拼搏的时代,“摆烂”似乎是个格格不入的词汇,总被人视作消极逃避的代名词。 然而,细细思量,人生其实需要“摆烂”,它就像是生活乐章里一段舒缓的插曲,能让我们在忙碌奔波中寻得片刻安宁,积蓄再次出发的力量。 就拿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来说吧,他在创作生涯中,并非一直处于笔耕不辍的状态。在创作的间隙,他时常会给自己一段“摆烂”的时光。 他会放下手中的笔,离开书桌,去做一些看似毫无“产出”价值的事,比如长时间地听爵士乐,漫步在街头巷尾观察形形色色的路人,又或是坐在公园长椅上,只是静静地发呆,任凭思绪飘散。 在旁人看来,这些时间仿佛是被“荒废”了,可正是这样的“摆烂”时刻,让他从紧张的创作思维中抽离出来,放空自己,而后再次投入创作时,灵感便如泉涌,文字也更具韵味与深度。 古人说:“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人生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的生活一直被各种事务塞得满满当当,不给自己一点“摆烂”的空间,那我们很容易就会在疲惫与焦虑中迷失自我,失去对生活原本的热爱。 适当的“摆烂”,不是逃避,不是堕落,而是一种懂得张弛有度的生活智慧。 我们在为梦想拼搏的道路上,会遇到数不清的困难与压力,有时或许会陷入迷茫与疲惫的泥沼。 这时候,不妨像村上春树那样,给自己一段“摆烂”的时光,去睡个懒觉,去看一场无关紧要的电影,去做一切自己当下想做却觉得“没什么用”的事。 当心灵得到休憩,等我们再次启程时,便会发现,生活依旧充满希望,前行的脚步也更加轻快有力了。 所以啊,人生需要“摆烂”,那是我们给自己的一份珍贵礼物,让生活在忙碌与闲适间,找到最美好的平衡。
允许自己偶尔“摆烂” 在当下这个处处强调奋进、拼搏的时代,“摆烂”似乎是个格格
忆南趣事
2025-01-16 22:23: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