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肺藏魄”?
中医认为,肺藏魄:
魄,是不受内在意识支配而产生的一种能动表现;
魄,属于人体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即无意识活动。
如耳的听觉、目的视觉、皮肤的冷热痛痒感觉,以及躯干肢体的动作、新生儿的吸乳和啼哭等,都属于魄的范畴。
故《类经·脏象类》曰:“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
魄与生俱来;
《灵枢·本神》曰:“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为先天所获得,而藏于肺。
《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
《灵枢·本神》曰:“肺藏气,气舍魄”。
故气旺盛则体健魄全,魄全则感觉灵敏,耳聪目明,动作正确协调。
反之,肺病则魄弱,甚至导致神志病变;
故《灵枢·本神》曰:“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