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七月下旬开始,河南大部分地区开始下雨,直到八月十五前后才停,总共差不多连续了下了一个月的雨,这也是有人戏称河南“包月雨”的由来。
这场雨开始下时,正赶上秋玉米开始收获,有的农户把玉米收回家了,但由于连续的阴雨,收回家的玉米得不到及时晾晒,基本都发霉了。没来的及收的虽然好些,但有的已经发芽了。
这几天虽然不下雨了,但地里有积水,路上多泥泞,而玉米也到了不得不收的程度,于是就像我们在网上看到的那样,各种各样运输玉米的方式出现了。
总之,河南的这场雨给农民秋收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和损失。那么,河南今年秋天为什么会有这么长时间的降雨呢?其实农谚里早有预告,只是我们没注意。下面介绍几条七八月份,有关的农谚供大家参考。
“七月十五雨不休,毛毛细雨淋一秋”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如果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下雨了,并且还没停,那么在接下来秋季里,雨就会一直不断,虽然雨不大。
“七月初一动了流,二十四个风雨头”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如果七月初一下了雨,那么接下来二十天都会下雨,但比农谚中的二十四应该并不是指确切的天数,应该是接下来雨水会不断的意思。
与这句么谚相同的还有这句:“七月初一逢甲子,见雨三秋雨不缺”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如果七月初一恰好是农历的甲子日,而这天恰好又下雨的话,那个整个秋天雨水都会不缺。我查一下农历,今年七月初一真的就是甲子日。
另外相同的农谚还有这句“七月初七雨淋淋,阴雨连绵到三秋”。这句农谚,包括上几句的意思都对在说只要七月的这几天下了雨,那么这一年的秋季就不会有多少晴天。
“八月初一雨,新坟遍地起”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如果八月初一这天下了雨,那么地里就会立许多新坟。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如果八月初一下了雨,就会对秋天庄稼的生长、收获、晾晒造成影响,会导致庄稼减产、霉变的不能食用。这样的情况在现在发生,影响不大,但如果发生在古代,庄稼不但减产,收回来的得不到及时晾晒而发霉不能吃,这样是有可能饿死人的。所以就有了“八月初一雨,新坟遍地起的说法”。
而这句谚语在河南已经得到验证,八月初一也确实下雨了,之后一直十五前后才停。
“涝不涝,就看八月八”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这个秋天会不会发生内涝,就看八月初八这天会不会下雨,而河南八月八这天也确实下雨了,所以河南现在不少地方正在水里掰玉米,水里捞花生。八月初八下雨会内涝得到了验证。
另外相似的农谚还有“八月八,关门雨”,意思就是八月八下雨,以后天气会湿度大,庄稼得晾晒。
“八月十五雨绵绵,小麦种在泥巴田”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如果八月十五这天下了雨,那么今年的小麦就得种在满是泥泞的田地里。也就是说只要八月十五这天下了雨,之后会秋雨绵长,直到该种小麦的时候田里还满是泥巴,但农时耽误不得,只能种在泥巴地里了。
与这句农谚相似的还有一句“八月十四落了雨,百天泥泞路难行”。
河南今年八月十四、十五这两天确实下雨了,虽然从十六开始到今天都没下雨,但预报天气说,从明天开始,我们这里会有连续半个月的雨。
这两句农谚又得到了验证。
总之,以上有关七月、八月这几句农谚在河南都得到了验证,河南也确实下了一个月的“包月雨”,农民也因此损失不小。这只能说我们大意了,如果我们能多了解一下相关农谚,提前采取一些防范措施,也许不少秋收就不会这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