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箭军已有超3000枚导弹,其中900多枚直指台海,400多枚为巡航导弹,这一数字令人瞠目结舌,远超外界想象,它不仅揭示了中国军力的惊人增长,也让台海局势的紧张程度再度升级,中美之间的战略天平是否已悄然倾斜?未来的亚太安全又将走向何方? 中国火箭军崛起的轨迹,从数量、性能到分布上可以说是全面跃升,十几年前外界对于中国远程打击力量的印象还停留在有限核反击和部分常规导弹。 火箭军已拥有各种类型的短、中、远程弹道导弹,也有大量高精度的巡航导弹,不仅覆盖范围大,而且打击能力持续提升。 中国远程导弹数量翻了几倍,投入的现代化装备让中国的区域打击能力有了质的飞越,美国防部多次将中国的导弹扩军称为“量变带来的质变”,不仅仅是数量优势,更重要的是解放军的导弹体系更加完整,区域威慑和反介入能力大幅提升。 那900余枚对准台海的导弹最引关注,这种集中部署既针对台海局势本身也是一种信号,体现了中国维护主权、震慑外部干涉力量的意愿。 在常规战争语境下,解放军一旦启动大规模导弹打击,几分钟之内就能对关键目标造成压倒性的打击强度,哪怕美军具备先进反导能力,短时间内想拦截如此密集的首轮齐射,也非常具有挑战性,这就是火箭军“量”的优势所带来的震慑效果。 火箭军的巡航导弹发展同样不可忽视,美方估计中国拥有400多枚可远程精确打击的巡航导弹,这意味着解放军能对岛链外目标实施高效打击,也增加了区域纵深的防卫难度,从防区威慑到远程精打,火箭军的存在已经让整个亚太安全格局变得更加复杂。 对于中国为何下大力气扩建火箭军,大体还是基于“以威慑保和平”的考量,中国官方一再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底线。 火箭军就是为守住底线提供坚实后盾的重要手段,按照中国军队提出的现代化水平要求,火箭军不仅要数量够大、分布够广,还要具备各种复杂战场下的生存和反击能力。 包括国防白皮书等文件都提及导弹部队是威慑强敌、制衡外部干涉的重要保障,在地区大国间博弈激烈的当下,加大火箭军投入本就是中国整体军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面对火箭军体量的剧增,美国方面其实早已高度警觉,过去美军一直依赖自己在技术和体系上的领先保持亚太威慑,随着解放军导弹数量增多和种类丰富,原有的战略平衡变得越来越脆弱。 无论是关岛还是日本、韩国境内的美国基地,甚至前沿部署的海军舰队,都不得不认真评估如何应对大规模导弹攻击的现实威胁。 美军加速增强太空监控、反导体系,强化海基和陆基的防御力量,甚至在印太地区增设高机动部队和分布式部署,为的就是适应火箭军“弹药雨”式袭击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 火箭军的快速扩张还引发了整个亚太地区的军备竞赛,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盟友都在提升自身的导弹防护和反击能力,不少国家加快新型反导系统与远程打击手段的研发和采购,亚太的安全环境更加难以预测, 一旦发生危机,对抗升级的速度和烈度都比以往更高,军事误判和意外升级的风险明显增加。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中国火箭军已有超3000枚导弹,其中900多枚直指台海,400多枚为巡航导弹,这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7-15 14:16: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