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争打到第三年,普京没退,乌克兰没赢,西方没熄火,但最先撑不住的,是美国的耐心。 7月中旬,特朗普给俄罗斯下了“最后通牒”:50天内不达成停火协议,就对所有俄货加征100%关税,对进口俄油的国家搞“二级制裁”。说白了,是准备连带打击中印,逼他们断供俄罗斯。 但普京的回应非常干脆:继续打,绝不妥协。 信息从克里姆林宫传出,普京不但没被吓住,反而更笃定地要“战斗到底”。不是头铁,是俄罗斯的经济、军工和能源体系在过去三年确实完成了一种近似“战时免疫”。西方制裁砍了无数刀,俄罗斯的GDP没断,军火照样造,油气也还在卖。 这就是普京的底气。只要油还卖得出去,战争就打得下去。而所谓的“制裁炸弹”,也早就在2022年就引爆完了,现在再扔,顶多是烟花。 特朗普当然明白这一点。但他还是要演,因为他不是为打赢俄乌战争来的,而是要选票,要场面。 于是他换了个方向,对准了中国、印度,甚至连巴西都一并吓唬。北约秘书长吕特亲自跑去华盛顿放话:中印要是还跟俄罗斯做生意,就等着吃“二级制裁”吧,最好直接给普京打电话劝他投降。 这话听着像威胁,其实更像撒泼。真要制裁中印,那对美国自己也得是“断骨级”反噬。中国是全球制造链的支点,印度是制药和软件产业的后台,巴西是粮食和矿产的后院。这仨一起得罪,美元霸权要掉几块漆,美国供应链直接炸锅。 吕特当然知道这些,但北约早就变成了美国的高音喇叭,靠嚷嚷刷存在感。美国人在全球到处点火,现在想收场,却发现火势已经失控,于是回头骂观火的围观群众不够配合。 可惜,中国这次根本没接话茬,只冷冷回应了两句话,就把这场“胁迫戏码”打回了原形。 第一句:“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美国爱制裁谁是你的事,但别想拿你那一套当国际法。 第二句:“关税战没有赢家,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翻译一下,就是:想谈就谈,别拿枪指着别人脑袋说要和平。 这两句话,是中国外交语境里的“重拳出击”。不骂、不吼,只是在关键节点,精准地划出底线。 这几年,中方的态度其实一以贯之——不选边,不附和,也不当人质。俄乌冲突该劝就劝,该谈就谈,但绝不会被美国一吓就放弃自己的能源利益,也不会让某些国家当代理人把锅甩到亚洲来。 尤其是当前这套“制裁+绑架全球”的操作,在中国这边完全失灵。中国既是俄罗斯的大买家,也是全球能源价格的定盘星,美国敢真动“二级制裁”,那对全球能源市场就是一场连环炸。 更何况,中国也清楚,美国的施压不是真的要结束战争,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维护自己快脱节的秩序。中方可以劝和,但不可能为你特朗普的连任计划配合唱戏。 印度方面虽然没有像中国这样直接怼回去,但他们石油部长的话也说得够清楚了:不担心“二级制裁”,会从更多渠道获取石油,包括巴西。 一句话,谁还信美国能让全球就一个战争齐刷刷站队?中东信吗?东南亚信吗?非洲信吗?现在连拉美都不信。 普京不怕制裁,中印不理威胁,美国这场外交攻势基本可以宣布失败。 而当这股威胁风刮到中国这里,结局只能是冷处理。中方清醒地知道:只要战争还在进行,所有的“施压”不过是争抢话语权;真正的解决,只有一条路——回到谈判桌。 问题是,现在谈判桌在哪?西方不想谈,乌克兰不能谈,俄罗斯不愿谈,倒是中方一直在兜底,扮演唯一还能和各方都说上话的那个玩家。 这就是现实。那些在白宫和北约办公室里喊“给普京打电话”的人,或许该先问问自己——你们想让战争结束,还是想让别人来背锅? 中国这边的立场已经摆得够明白了:谁想和谈,门敞开着;谁想搞封锁胁迫,就别指望中国会配合。 现在,是谁在拉世界下水,不用点名,大家心里都明白了。 参考资料: 新华社消息|中国代表呼吁俄乌冲突当事方保持和谈势头-新华网
普京收到美国通牒!俄720架军机夜袭乌克兰,中俄密谈释放三大信号特朗普突然对俄
【16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