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一名死刑犯在临死之前表示,自己私藏一件国宝级的文物,希望在交出后能免

玉尘飞啊 2025-07-19 14:21:48

1952年,一名死刑犯在临死之前表示,自己私藏一件国宝级的文物,希望在交出后能免除自己的死刑,由于事关重大,狱警也不敢妄下结论。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2年,湖南省监狱关押的国民党中将周磐向政府交代,他手中藏有一件青铜文物。这件文物正是商代皿方罍的器盖,已在他手中私藏近30年。 皿方罍的发现要追溯到1919年,湖南桃源县漆家河镇农民艾清宴在山坡劳作时,意外挖出一件青铜器,这件青铜器分为器身和器盖两部分。 当地人石瑜璋以400银元买走器身,艾家则将器盖抵押给新民学校充当学费。校长钟逢雨识得器盖上的铭文,知道这是商代文物。 1924年,时任湘军师长的周磐从钟逢雨处得知器盖的存在。他以5000银元从学校买走器盖,声称要上交国家,实际却私自收藏。 器身的命运则更加曲折,石瑜璋很快以800银元将其转卖,最终流入美国收藏家手中。此后数十年间,器身在海外多次易手。 1952年周磐被捕后,政府根据他的供述找到了器盖。经专家鉴定,这确实是商代皿方罍的器盖,距今约3000年。 皿方罍是商代青铜礼器中的精品,器型硕大,纹饰精美。器盖上铸有“皿天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铭文,记录了器物的铸造者和用途。 从1952年器盖入藏湖南省博物馆后,寻找器身就成为几代文物工作者的心愿。但由于器身早已流失海外,寻找工作困难重重。 2001年,上海博物馆专家在日本收藏家新田栋一的藏品中发现了皿方罍器身。消息传回国内,引起高度重视。 国家文物局随即启动追索程序,但由于器身是通过正常买卖流出,法律追索存在困难,只能通过协商方式解决。 2014年3月,皿方罍器身出现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的拍品目录中。湖南省紧急行动,决定参与竞拍。 湖南省内六家文博单位共同筹资,准备了充足的竞拍资金。同时,湖南省政府向佳士得拍卖行发函,说明文物的特殊意义。 在各方努力下,收藏者新田栋一最终同意不通过拍卖,而是以协商方式让文物回归。2014年6月,器身以远低于市场估价的价格成交。 2014年,流失海外近百年的皿方罍器身运抵长沙,在湖南省博物馆,器身与器盖实现合体。专家检验发现,器身与器盖的断裂处完全吻合,纹饰风格一致,确认为同一件器物。这种大型青铜礼器能够保存完整,实属罕见。 皿方罍高84.8厘米,是目前已知最大的商代青铜方罍。器身四面装饰有精美的饕餮纹、夔龙纹等纹饰。 目前,完整的皿方罍在湖南省博物馆常设展出,每年有数十万观众前来参观这件历经磨难的国宝。 文物专家认为,皿方罍不仅是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杰作,更是研究商代礼制、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从1919年出土到2014年合体,皿方罍的故事跨越近百年,它见证了中国文物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如今,越来越多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通过各种途径回归。这背后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国际社会对文物保护共识的加强。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护好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是当代人的责任。 信息来源: 完罍归湘——皿方罍长达一个世纪的归家路.北京日报

0 阅读:0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