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的一个深夜,65岁的赖雅敲响了张爱玲的房门,进屋后,36岁的张爱玲竟主动说:“今晚留下来过夜!”一夜翻云覆雨后,张爱玲发誓:“一定要嫁给这个男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6年的纽约,深秋的街头落叶纷飞,36岁的张爱玲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浓重的乡愁和生活的压力让她脚步沉重,离开上海已经一年,这座陌生的城市始终无法带给她归属感。 来美国是个艰难的决定,在上海,她曾是文坛耀眼的明星,可如今在异国他乡,她的才华却无处施展,带来的积蓄渐渐耗尽,写作也陷入瓶颈,生活的重担让她喘不过气。 就在这样的困境中,麦克道威尔文艺营成了她的救命稻草,这是一个专门为陷入创作困境的文人提供栖息之地的地方,张爱玲通过老朋友胡适的推荐得到了这个机会。 文艺营坐落在新罕布什尔州的树林中,远离城市的喧嚣,在这里,张爱玲终于找到了一丝宁静,松树的气息和清新的空气让她想起了年少时在香港的日子,那时她还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 命运总是充满意外,在这个宁静的创作营地,她遇见了赖雅,一位65岁的德裔美国作家,岁月在赖雅脸上留下了痕迹,但掩不住他骨子里的文人气质。 赖雅年轻时也曾风光一时,但现在和张爱玲一样陷入了创作的低谷,两个失意的灵魂,在异国他乡相遇,一种微妙的情愫在悄然滋长。 他们有太多共同话题,赖雅读过张爱玲的英译作品《秧歌》,对她笔下细腻的情感描写赞不绝口,而赖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文学的独特见解,也让张爱玲找到了知音般的感觉。 年龄差距在旁人眼中或许是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但对张爱玲来说却有种特别的吸引力,童年缺失父爱的经历,让她对年长者有着本能的亲近,赖雅身上的沧桑感和生活阅历,给了她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这种感觉让张爱玲想起了自己漫长的感情历程,胡兰成的背叛给她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让她对爱情既渴望又恐惧,但在赖雅身上,她看到了不一样的可能。 春去秋来,他们的感情在文艺营的日子里慢慢升温,谁也没想到,命运很快就给了他们一个重大考验,张爱玲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意外的消息让她既惊喜又忐忑。 而赖雅的反应,却给了她当头一棒,这位年过花甲的作家坦言,自己无力承担为人父的责任,他给了张爱玲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打掉孩子和他结婚,要么留下孩子但分道扬镳。 这是一个残酷的抉择,却也是现实的考验,张爱玲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童年的创伤让她渴望完整的家庭,但理智告诉她,在异国他乡独自抚养孩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最终,张爱玲选择了爱情,这个决定让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也许在当时的处境下,这是她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1956年的秋天,他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开始了一段注定不平凡的姻缘...... 婚后的生活并非童话,新婚的甜蜜还未散尽,厄运就降临在这对年龄悬殊的夫妻身上,婚后仅仅两个月,赖雅就突发中风,身体状况急转直下。 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张爱玲肩上,曾经叱咤文坛的才女,如今要在照顾病重丈夫和维持生计间艰难平衡,但她没有退缩,反而在这种困境中展现出惊人的韧性。 那些年,张爱玲过着近乎苦行的生活,白天在医院照料赖雅,晚上伏案写作赚取稿费,房租、医药费和日常开销像无底洞般吞噬着她微薄的收入,但她始终咬牙坚持。 也许在外人看来,这段婚姻得失悬殊,但在张爱玲心里,赖雅给了她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即便生病后的赖雅只能卧床,但他们之间的精神交流从未中断。 赖雅常常用微弱的声音和张爱玲讨论文学,分享他年轻时的见闻,张爱玲则会在床边为他朗读新写的文章,听取他的意见,在这样的相处中,两个孤独的灵魂找到了彼此的温暖。 然而岁月不饶人,赖雅的病情持续恶化,张爱玲眼睁睁看着丈夫一天天衰弱,却无能为力,她开始明白,这段迟来的姻缘终究敌不过时光的无情。 1967年,赖雅离世,这个陪伴她走过人生低谷的男人,最终还是离她而去,失去丈夫后的张爱玲,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孤独的少女。 但这一次,她选择了不同的活法,她搬进一间小小的出租屋,过起了近乎隐居的生活,白天写作,晚上独自散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文字创作中。 那些年,她写下了大量作品,虽然很多都未能完成,在她的笔下,赖雅的影子若隐若现,这段晚来的姻缘,成了她创作的重要养分。 张爱玲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从前那个对爱情充满戒备的女子,在经历了这段感情后,似乎找到了某种内心的平静,她不再执着于过去的伤痛,而是学会了坦然面对生活。 1995年的秋天,75岁的张爱玲在洛杉矶的公寓里悄然离世,她的遗物中有一叠未完成的手稿,桌上的茶杯还留着她最后的唇印,仿佛时光就此定格。 信息来源:凤凰网——天秤座还是处女座-张爱玲的生与死之谜
1956年的一个深夜,65岁的赖雅敲响了张爱玲的房门,进屋后,36岁的张爱玲竟主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7-19 16:42: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