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5年,66岁的秦桧病逝,高宗赵构长吁一口怒气,拔出了靴中的匕首说:“从今以

如梦菲记 2025-07-19 16:54:03

1155年,66岁的秦桧病逝,高宗赵构长吁一口怒气,拔出了靴中的匕首说:“从今以后朕再也不用在靴子里藏刀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155年冬天,秦桧在临安病逝,终年六十六岁,他死后,宋高宗赵构神情轻松,从靴中取出随身十九年的匕首,称自己终于可以不再防着身边这个宰相了。   这把藏了多年的刀,不是防金兵,不是防刺客,而是为了提防这个权倾朝野的臣子,赵构的举动被史家记载了下来,成为那个时代皇帝与权臣关系最真实的注脚。   秦桧出生于北宋末年一个普通家庭,自幼聪慧勤学,25岁中进士,才名出众,他最初仕途并不显赫,做了多年教官和地方官,靖康之变爆发后,金军攻破汴京,徽宗与钦宗被俘北上。   秦桧也在被俘之列,在金营被软禁四年,这段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没有表现出刚烈或节操,而是选择适应现实,他逐渐取得金人信任,甚至参与一些政务。   1130年,秦桧“逃回”南宋,但这段经历疑点重重,他带着家眷和大量财物来到南方,并没有受到应有的质疑或审查,反而很快获得重用。   秦桧回到南宋后,提出“南自南、北自北”的主张,这一观点打动了赵构,赵构担心迎回被俘的二帝后,自己的皇位将不稳,也对边将掌握兵权心怀戒惧。   秦桧的主张给了他一种政治上的解脱方式,也让秦桧迅速登上高位,短短几年内,秦桧由参知政事升为右相,逐步掌握朝政中枢,他的权力基础逐渐稳固,手中集财政、军事、人事大权于一身。   1140年,岳飞率军北伐,在郾城、朱仙镇击败金军主力,北伐形势大好,金将兀术提出议和,并暗示若不处置岳飞,将无意和谈,秦桧立即行动,上奏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飞班师。   岳飞无奈回朝,秦桧接着指使张俊等人罗织罪名,构陷岳飞父子谋反入狱,审讯过程中,岳飞始终不认罪,但秦桧密令狱中行刑,使岳飞等人死于风波亭,当时并无明确罪证,秦桧只是用一句“莫须有”搪塞了天下人。   在岳飞死后,秦桧的地位更稳固,朝廷内反对他的人接连被贬、被罢官,甚至遭到流放,他推行经界法,私下令各地增加税收,导致百姓苦不堪言,据史料记载,张俊去世后,他将张家百万亩田地吞入自己名下。   他的生日成为各地官员巴结之日,贡礼往往达几十万贯,他还禁止外间记录政务,只许秦家修史,养子秦熺被委以重任,主编国史,删改岳飞战功,粉饰秦桧政绩。   他设立的制度使相府如同一个小王朝,相府设护卫,百姓不敢靠近,有人仅因言语被指影射秦桧,就被抓入狱。   秦桧掌权十九年,政治上大搞排除异己,经济上巧取豪夺,朝中上下无不惧他,他的地位到了令皇帝也不得不防的地步。   宫中密探曾上奏,高宗听到相府里藏有龙纹坐垫,甚至有人对他行君臣礼,赵构虽表面宠信,实则日夜提防,宫内设置密道,靴中藏刀,时刻准备应对可能的变局。   1150年,殿前军士施全在望仙桥袭击秦桧未遂,被捕后怒骂其误国,最终被施以极刑,这一事件震动朝野,也进一步加剧赵构对秦桧的防备。   秦桧晚年精神不安,时常梦见冤死之人,病重时仍试图构陷赵汾、张浚、胡寅等五十余人谋反,未及签字便昏厥倒地。   1155年深秋,秦桧病危之际,向高宗请求让养子秦熺继任宰相,赵构立即拒绝,并下令两人同时致仕。   秦桧去世三日后,皇城司查抄其府邸,搜出金银九万两,数额远超国库年入,他所提拔的三十余名亲信全部罢免,相府匾额被砸碎焚烧,七年后,宋孝宗为鼓舞抗金士气,平反岳飞,将其灵位安入忠烈祠。   秦桧的谥号被改为“谬丑”,再改为“缪狠”,他夫妇的墓地在明朝被盗,棺中灌满水银,尸体未腐,官兵当场毁棺焚尸,将尸骨抛入粪坑。   历史终将秦桧定为奸臣,岳飞墓前跪像至今犹在,赵构虽得以善终,活至八十一岁,但对其纵容权臣,陷害忠良的评价,始终未能洗去,他靴中的匕首,曾是防范的象征,也暴露了皇帝对权臣的无力和畏惧。   这段历史不仅揭示了一个奸臣的崛起与覆灭,也道出了一个朝代面对外敌与内乱时的挣扎与妥协,秦桧的一生,从寒门才子到千古骂名,他的结局,早已注定在他踏出金营的那一刻。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上游新闻——文史丨秦桧是如何从一朝宰执变成千古罪人的?

0 阅读:9

评论列表

火蓝刀锋

火蓝刀锋

2
2025-07-20 07:11

放狗屁吧!还靴子里拔出 匕首,解开裹脚布还差不多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