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看过一本书,忘记叫什么名字了,里面有个故事真的是奇野无比,在此做简要描

晴话 2025-07-19 20:43:41

很多年以前看过一本书,忘记叫什么名字了,里面有个故事真的是奇野无比,在此做简要描述。

据传当年王禅老祖有兵家秘诀三篇,分别是权谋,形势,技巧,变化无穷,各有所归,若能精通一篇,就有夺天地的造化。

有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四人先后拜于其门下。

苏秦学了形势,张仪学了权谋,孙膑庞涓想立功封将,所以学了技巧。

其实鬼谷子的兵法有四篇,第四篇阴阳,有撒豆成兵,斩草为马,呼风唤雨之势,鬼神忌惮,故而不能轻易泄露。

于是鬼谷子将阴阳一篇拆分开来,十分隐晦地藏匿于另外三篇里,使其互为表里,互相克制。

于是后世兵家分为三派,于乱世中互相厮杀,可一旦有人能参透其中的阴阳变化之理,便可生克易位,一统天下。

后来孙膑庞涓二人相争,庞涓嫉贤妒能,惨死于马陵道。

孙膑则功成名就,著书立说。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官宦世家公子曹操,天资聪颖,生性颖悟。

有一苍然老叟,称曾于春秋古冢之中窥得竹简天书,亲自教于曹操兵家不传之秘,曹操深得其蕴。

曹操学成之后,恐师父又将兵家秘法传与他人,将来为自己之敌,窥得其阴阳奥秘后,欲将老叟毒害。

那老叟看出曹操用心不善,自恨养虎成患,随即翩然离去,不知所踪。

曹操悔恨不及,但木已成舟,只好出世引兵建功立业。

接下来就开始野了。

后来赤壁之战,曹操领兵百万与东吴对垒,可北兵南下不善水战,军中多有病死者,日久则生瘟疫,形势不容乐观。

而诸葛亮周瑜之辈皆深谙兵家形势技巧,后背关西一带又有马超虎视眈眈,形势很不乐观。

而当时寒冬将至,士兵已无厮杀之心,军中又粮草不济,若此战不利,则万事休矣,所谓是棋差一招,满盘皆输。

一日曹操亲自率军探查敌情,行船于江上,见水底有两条蛟龙厮杀,不时有血水冒出。

军中有知情者说,这并非是两条蛟龙,而是两只巨鼋,江鼋性独,窥此处江底深渊,都欲占为巢穴,故而抵命相争,数十年来不分胜负,终是两败俱伤。

军中众大将皆有斩龙屠虎之威,开言道丞相勿虑,待我等斩此二鼋。

众将于是领兵上前,乱箭射之。

江鼋见有敌来袭,竟不再争斗,而是同时调头撞击战船。

曹操见此情形,忽然生出一计,如今赤壁一战自己定难取胜,而那孙刘两家就如这江鼋一般,欲外敌而结盟以求自保,倒不如留下荆州为饵,使孙刘两家反目成仇,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待将来自己扫平西北,再来取江南,岂不如探囊取物一般。

于是曹操主动显露败相,火烧大营以平息瘟疫,同时收兵北退,有虎豹骑精锐断后,实力并未受重创。

而孙刘两家并未识破曹操诡计,果然因为争夺荆州失和,于是三足鼎立之势形成。

随后曹操西征击溃了马超为首的关中军,又消灭了汉中张鲁,对孙刘两家形成了战略压制。

孙权计夺荆州害死关羽,刘备兴兵伐吴为关羽报仇,被火烧连营亏输,病死于白帝城,东吴也元气大伤,不得不向曹操称臣。

曹操运转阴阳之术,彻底驾驭了天下大势,眼看大局已定,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年的老叟已另寻传人,将兵家秘法传给了司马懿。

司马懿此人擅长韬光养晦,在曹操死后,屡进奇谋,灭蜀平吴,成了掌控整个魏国的权臣。

再后来司马家篡位,天下归晋,兵家秘法也随之销声匿迹。

元朝末年,朝局糜烂,官府腐败,百姓揭竿起义,群雄相争,天下动乱。

有名士施耐庵,博古通今,不满元帝残暴,亲自联络各地义军,共谋抗元大业。

一日,施耐庵被元军追捕逃入深山,结果迷失了道路,在深山乱石当中莽莽撞撞走了半天,在路边遇到一个快要饿死的小乞丐。

施耐庵心地仁厚,将身上仅有的一点干粮给了小乞丐,将他救活,二人共同上路寻找出山之路。

二人走到深夜,遇到了一间破庙,只好暂时栖身破庙当中过夜。

睡到半夜,施耐庵隐隐听到异响,他恐是元军追兵,就只敢从神像后面偷窥,见两个赤瞳黄衫客正坐在庙里下棋。

二人谈古论今,言辞古意盎然,再看棋局间往来纵横,似乎暗和兵法,神妙无穷。

施耐庵明白此二人定是不世高人,赶忙从神像后面爬出来拜见两位黄衫客,请求传授兵法,拯救天下苍生。

两位黄衫客自称祖上是鬼谷子门人,世代隐居于此,既然今日得以相见,也是机缘难得,天下大变在即,合该兵家出世平定战乱。

于是两个黄衫客掏出一卷竹简,说这是兵家秘法,有权谋,形势,技巧三篇,暗合阴阳之术,若能通晓其中奥妙,便能扭转乾坤,当有九五至尊。

于是黄衫客便将其中奥秘倾囊相授,施耐庵再次拜谢,在灯下翻阅兵法,不觉出了神。

忽然一阵山风吹开了破庙大门,冷风灌入,施耐庵打了个激灵,起身再看却不见了黄衫客身影。

此时天色破晓,远处山外晨雾之间,有一群长臂苍猿正穿林越涧而去,为首的两只巨猿皆是赤瞳黄背,顷刻间已在几里开外。

施耐庵还没回过神,只觉得脑后一凉,被一闷棍打晕了过去。

等他再次醒来,兵家秘法已不翼而飞,而那个一直躲在神像后面的小乞丐也不知所踪。

施耐庵明白是那小乞丐恩将仇报,趁自己不备盗走了竹简天书,不过也无可奈何,好在他早已将天书内容计在心间,只好匆匆下了山,投到了张士诚部下,充作幕僚。

期间施耐庵屡次进献奇策,立下诸多功劳。

可后来张士诚居功自傲,亲信佞臣,期间施耐庵多次劝谏,张士诚都不予采纳。

后来施耐庵心灰意冷,浪迹江湖,许多年后他才知道,当年自己救下的小乞丐,就是如今大明王朝开国帝王朱元璋。

朱元璋出身草莽,对那些精通兵法深谙阴阳奥秘之人犹为忌惮,唯恐朝中有人造反,就连刘伯温也止封伯爵。

可最令朱元璋顾忌的,还是当年在深山里救他的那位恩公。

他后悔自己当初做贼心虚,手底发软,留下了大患,于是暗下密令,搜捕兵家秘诀的传人。

施耐庵浪迹天涯,多年隐居不出,作《江湖豪客传》寄托心意,不料却被洪武皇帝看到,龙颜大怒,认定这是谋逆作乱之道,勒令当地官衙将施耐庵下了大狱。

施耐庵的门生罗贯中早年也参加过抗元起义,但未遇明主,后来以撰写戏曲平话为生,为了救施耐庵,拜求到旧相识刘伯温府上。

刘伯温劝施耐庵将《江湖豪客传》改名为《忠义水浒传》,在原来八十回本后另加四十回,讲以宋江为首的梁山豪杰接受招安,报效朝廷,为国尽忠,这才让施耐庵免于一死。

施耐庵此时已知道了这位洪武皇帝的真实身份,料想此人狠毒异常,惯于猜忌,未来朝廷中必有一场浩劫。

而他一介草民,终是无力回天,于是把兵家秘诀传授给罗贯中,后来郁郁而终。

不出施耐庵所料,洪武皇帝后来大肆杀戮功臣,共计有四万多文臣武将遇害,更不许兵家秘法存于世间。

罗贯中痛恨朱元璋的残暴,立誓要让兵家秘法流传后世,可是当时明写兵书无异于是找死,他只好穷尽毕生精力,将神妙无比的兵家秘诀拆解开,全部写入《三国志通俗演义》。

全书借用三国时期复杂的军政斗争为背景,褒刘贬曹,寄托了他和罗贯中对仁君的向往和对奸雄的痛恨。

此书于嘉靖元年刊印出版,自此脍炙人口,广为传播,但却没有任何人察觉到罗贯中隐藏在书中的兵法秘密。

明朝末年,朝纲败坏,流寇四起,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攻明。

0 阅读:0
晴话

晴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