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为‘中立’付出代价!”美国现在积极拉拢俄罗斯,就是断定中美一旦为东南亚问

芸霄记史 2025-07-20 10:29:50

“中国将为‘中立’付出代价!”美国现在积极拉拢俄罗斯,就是断定中美一旦为东南亚问题产生冲突,俄罗斯只会看着双方开战,因为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站在“观察者”立场,现在就该轮到俄罗斯来观察了....   这种逻辑听起来似乎有几分道理,但它完全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那就是美国人用一种过时且简单的眼光,看待了今天中俄之间复杂而深刻的关系。   他们口中的“观察者”立场,实际上是中国在巨大外部压力下,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世界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也会被迫选边站。   但中国顶住了这股压力,没有跟风制裁,也没有向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始终坚持劝和促谈,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支持。   因为在那个时刻,不与西方同流合污,就是对俄罗斯最大的帮助,为俄罗斯保留了宝贵的外部战略空间。   真正的支持,往往不是体现在口头上的,而是藏在日常生活的细节里。   只要去莫斯科的超市里看一看,就能明白这份支持的分量有多重。   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这些中国制造的产品,早已成为俄罗斯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一切能顺利进行,都得益于中俄之间正在加速构建的本币结算体系。   这个体系让两国贸易可以绕开美元的限制,在西方金融封锁最严厉的时候,确保了俄罗斯能够稳定进口医疗设备等关键物资,维持了社会的基本运转。   如果说民生商品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毛细血管,那么能源合作就是支撑俄罗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   “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就是最好的铁证,这份长达三十年的能源大单,光是中方支付的巨额预付款,就为俄罗斯的国库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   正是依靠着能源出口的稳定收入,俄罗斯的卢布汇率才没有在制裁下彻底崩溃,经济才有了喘息的机会。   所以,将中国的支持简单定义为“观察”,是完全看不懂这种深度绑定的战略格局。   当美国还在忙着拉拢盟友,在东南亚搞军事包围圈的时候,中国和俄罗斯正在用经济合作,重塑整个欧亚大陆的版图。   中俄经济走廊的通车,让哈萨克斯坦的葵花籽油可以快速直达中国的港口,也让乌兹别克斯坦的樱桃能在三天内摆上深圳的超市货架。   这种实实在在的共同利益,让中亚国家纷纷希望搭上这趟发展的快车,这比美国画出的军事对抗大饼,要有吸引力得多。   因此,美国人的判断从根子上就错了。   他们用老旧的军事同盟眼光来看待中俄关系,却没看到双方早已形成的战略合作   对于今天的俄罗斯来说,中国的稳定发展直接关系到它自己的经济命脉。   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市场,是俄罗斯能源和原材料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一个强大的人民币结算体系,是俄罗斯对抗美元霸权的关键工具。   在这种情况下,让俄罗斯在关乎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袖手旁观”,无异于让俄罗斯亲手砸掉自己的饭碗,损害自己的根本利益,这在逻辑上是根本说不通的。   这种建立在经济共生基础上的全面协作关系,比一纸军事盟约要牢固得多,因为它不是靠外部承诺来维系的,而是由内生的、共同的利益驱动的。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