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能卑微无耻、软弱愚蠢到什么程度,丹麦已给世人做了最生动的诠释。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丹麦把格陵兰岛拱手让人这事,真是把“国格”二字踩在脚底下碾碎了。 就在今年7月11日,丹麦议会以94票赞成、11票反对的压倒性票数,通过了与美国的《防务合作协议》。 这份协议表面上说是“共同防御”,实际上就是把丹麦的主权切成块儿往外卖。 协议允许美军永久驻扎丹麦本土的卡鲁普、斯克里德斯特鲁普和奥尔堡三个空军基地,还有格陵兰岛,美军人员在丹麦境内享有“治外法权”——也就是说,美国大兵要是在丹麦犯了事,丹麦警察连抓人都得先请示美军司令部,最终审判还得由美国军事法庭说了算。 更离谱的是,协议规定丹麦政府,无权过问美军在这些基地外的军事行动,甚至连美军储存的武器类型都不需要向丹麦通报。 这哪是签协议,分明是给美国当“殖民地”的卖身契。 有人可能要问,丹麦这么做,格陵兰岛怎么办? 这个格陵兰可是丹麦的自治领土,从1979年开始就拥有高度自治权,2009年更是从丹麦手里接过了司法权和警察权,连外交事务都能自己谈。 但丹麦一直攥着格陵兰的国防和外交大权不放,每年给格陵兰5.54亿欧元的补贴,说白了就是用金钱换控制权。 这些年格陵兰人可不乐意了,2025年3月议会选举时,6个主要政党里有5个都主张独立,民调显示超过80%的格陵兰人支持脱离丹麦。 现任总理穆特·埃格德更是直接表态:“我们不想成为美国人,也不想当丹麦人,我们是格陵兰人!” 可丹麦一边拿着补贴当“太上皇”,一边又想把格陵兰的战略价值卖给美国,这吃相实在难看。 说到这儿,就得提提美国的真实目的了,格陵兰岛地下的资源,那简直是“聚宝盆”。 美国地质调查局2025年报告显示,这里稀土储量高达1.44亿吨,占全球已知储量的18%,镨钕、镝这些制造芯片和新能源设备的关键材料更是丰富。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也不得了,石油175亿桶,天然气4.15万亿立方米,相当于整个北海油田的3倍。 更关键的是,格陵兰地处北极圈,随着冰层融化,北极航道一旦开通,这里就成了连接欧亚美三大洲的“黄金水道”,能让全球航运距离缩短6000到8000公里。 美国打着“共同防御”的旗号,实际上就是要把格陵兰,变成自己的资源基地和军事堡垒。 就像美国北方司令部2025年战略报告里说的:“控制格陵兰等于掌握北极16个全球咽喉点中的3个。” 那丹麦为啥要放弃这么重要的地方呢?说白了就是“软弱+短视”。 俄乌冲突爆发后,丹麦害怕俄罗斯的军事压力,觉得抱美国大腿就能保命,可他们忘了,美国从来不会做赔本买卖。 2025年4月,美国GreenMet公司,就和格陵兰矿业公司签了联合开发协议,专门盯着稀土资源,而丹麦政府同时宣布,投资15亿美元升级格陵兰的军事设施,这两件事简直是“战略呼应”。 更讽刺的是,丹麦为了讨好美国,连经济利益都不要了。 美国威胁要对丹麦出口的风力发电机部件,征收25%的惩罚性关税,丹麦立马服软签协议,结果让格陵兰67%的公共决策都得向美军司令部报备。 这哪是“防务合作”,分明是用主权换美国的“保护费”。 再看看格陵兰民众的态度,那真是“一边倒”的反对,2025年3月的民调显示,85%的格陵兰人反对成为美国领土,近半数人认为美国的行为是“威胁”。 就连格陵兰总理尼尔森都公开呛声:“格陵兰永远不会成为可供交易的财产。” 可丹麦政府根本不管这些,他们眼里只有自己的短期利益,当年丹麦为了加入北约,把图勒空军基地拱手让给美国,现在又为了所谓的“安全”,把整个国家的主权都搭进去了。 有人可能会问,丹麦这么做,欧洲其他国家不管吗? 法国外长巴罗就公开批评,这是“欧洲首次将领土防务全权外包给域外国家”,欧盟也紧急建立“格陵兰安全框架机制”,想联合欧洲国家驻军抵消美国影响。 但丹麦已经铁了心当美国的“马前卒”,根本听不进去。 更可悲的是,丹麦这种做法开了个坏头,芬兰、瑞典、挪威都跟着和美国签了类似协议,把自家大门钥匙交给美国。 美国通过协议,不仅拿到了格陵兰的军事控制权,还变相控制了稀土资源开发权。 协议规定,美国企业在格陵兰开采稀土可以享受“优先审批权”,而丹麦政府连开采方案都无权过问。 更狠的是,美国把格陵兰的军事指挥权,从北约欧洲司令部划归北方司令部,彻底把欧洲排除在外,自己独享北极的战略利益。 丹麦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是没骨气、没远见,就只能任人宰割。 格陵兰的资源再多,北极的战略位置再重要,要是主权没了,一切都是空谈。 现在的丹麦,就像捧着金饭碗要饭的乞丐,把祖宗留下的家底儿卖了个精光,还以为自己占了便宜。 这种“卑微无耻、软弱愚蠢”的行径,终将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笑柄。
一个国家能卑微无耻、软弱愚蠢到什么程度,丹麦已给世人做了最生动的诠释。 (阅读
柳淮蕊
2025-07-20 12:12:3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