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万泰国人涌入中国,却打着旅游的“幌子”,实则另有目的!不吃美食,不参观景点

琴音流转 2025-07-20 15:06:14

30多万泰国人涌入中国,却打着旅游的“幌子”,实则另有目的!不吃美食,不参观景点,竟然都不约而同的做了同一件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如今耳边经常能听到的外国话问候,以前是韩语的“思密达”,现在悄悄换成了泰国人打招呼的“萨瓦迪卡”。 有意思的是,这波来中国玩的泰国游客,跟过去喜欢到处拍照打卡的韩国游客路子不一样。 他们一个个拖着行李箱,操着不太利索的中国话,兴致勃勃地奔着同一个地方,泡泡玛特商店。 不是去看风景,就是专门来买玩具的。 有店里的工作人员说,店里经常有一半顾客是泰国人,差不多被他们包场了。 这可不是个别现象。 自从中泰两国互相免了签证,泰国来中国玩的人数一下子涨了惊人的三倍多。 让人意外的是,这些泰国游客列出的“中国必去清单”上,泡泡玛特商店居然成了头号目标。 他们的热情相当高涨,进了店,手里提着袋子买一个还不够,恨不得一人买好几个。 尤其是为了一种叫Labubu的造型奇特、大眼睛尖牙齿的小玩偶限量版,泰国游客更是着迷。 店里面货走得飞快,只好挂出泰语写的“卖光了”牌子,告诉顾客暂时没货。 这哪像是来旅游啊,分明是打着旅游的旗号,专门跑一趟来“扫货”! 这股子由泰国游客带起来、在中国各大城市泡泡玛特商店“买买买”的热潮,实实在在地展现了中国潮流玩具正在大步走向世界。 而且势头强劲,非常受欢迎。 这背后,是中国一个产业的快速崛起,以及它想在全球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雄心,它正在改变着国际消费的版图。 无论你走进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还是规模稍小的城市,只要看到泡泡玛特的店铺,在里面很轻松就能发现泰国游客的身影。 他们兴致特别高,眼睛里放着光,目标非常明确。 不少真性情的泰国粉丝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帖子分享,为了能在店里抽到自己心仪的隐藏款玩偶,竟然坚持蹲守了三天,这份执着引来数万人点赞。 还有人因为官方的渠道实在买不到了,急得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摸索着用自己不太熟练的英文找人帮忙代购。 这种强烈的购买欲望,直接抬高了Labubu在泰国的身价。 在中国卖六七十块钱一个的普通盲盒玩具,到了泰国就要加价不少; 原价不到一百块的Labubu玩偶,泰国的二手商贩居然能炒到六百多块。 要是运气好拿到稀有的隐藏款,那价格更是能卖到两千多块! 这么大的差价带来的利润空间,当然吸引了很多专门做倒卖生意的泰国人特地坐飞机跑到中国来“背货”。 第一批开始做这生意的泰国人早就赚了不少钱。 这股Labubu的风气在泰国本土刮得那叫一个猛,从小娃娃到老大爷,没人不知道它。 它甚至出现在一些你根本想不到的地方。 寺庙里的僧人会在佛寺里摆上几个Labubu小玩偶。 更有意思的是泰国王室的成员也成了铁粉。 Labubu能在泰国这么火,其实也不是什么意外,它只是中国自己打造的潮流玩具品牌成功打入全球市场的一个特别亮眼的例子。 Labubu能在海外这么成功,有力证明了中国的设计创意、文化表达方式和商业运作模式,完全有能力创造出能让全世界都为之着迷的角色和产品。 尽管前面摆着的路肯定不轻松。 但是,中国潮玩品牌们现在展现出来的那种创新劲头和在市场上扎根发展的潜力,任何人都不敢小看。 这场由泰国游客在中国“反向大采购”带起来的风潮,其实只是一个开始。 仅仅是中国潮流玩具走向全球海洋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前奏曲。 当我们听到泰国游客在中国街头用“萨瓦迪卡”问候,只为一个Labubu玩偶而激动欢呼时,其实已经能清晰地感受到。 属于中国的潮流玩具,正带着十足的自信和鲜明的个性,迈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它的未来征途,注定会比今天更加精彩,更加广阔。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上海涌入大量泰国人,“看完他们的攻略,中国人都想重新玩一遍上海”)

0 阅读:91
琴音流转

琴音流转

琴音流转